北京商报 | Beijing Business Today

在京过年·新消费图景|春节档观影手记:你好,李焕英;你好,中国影市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

冲高的不只是人气

和往年比,今年春节热闹了不少,特别是和2020年春节的冷清对比尤为强烈。这几天里,电影《你好,李焕英》频频登上微博热搜。那么好看?我打开购票界面,嗬,连第二天的场次都满座了。票价基本在79-125左右,就连午夜场都在50元以上,情侣VIP票价更高。姚家园路某影院平时电影票价只有30多元,如今正常场次涨到了89-125元。而这家电影院其他正热映的电影也基本都是这个价格。随后,“《你好,李焕英》票价”也登上了热搜。而活在另一个热搜里的白敬亭居然买到了58.9元的票……在怀柔。

终于,我在初四订到了初五的三张电影票。由于买票的人太多,只能买到太靠前的第二排了。带着妈妈和老姨去看电影,电影开始前,妈妈回头看了一眼,“人还挺多”。我也很少在电影院看见这么火爆的场景。

看完电影去买花,这时情人节已经过去两天了,花店里的品种也所剩无几。老板说:“你明天再来品种就多了”。我问老板:“花价降回来了吗?”老板回答:“降了降了”结果平时卖不到30块钱的平头腊梅,这次要价100多,百合一支20元。“这么贵?”“那你是前几天没来看看呢!”我心里想:“你不是说降价了吗……”这时进来一位男士,“要什么花?”老板问。“我惹女朋友生气了,什么花适合道歉?”男士说。“为啥生气?”“因为情人节没给她买花……”店里的人都笑了。

无论如何,牛年春节,报复性消费来了,也不难看到各行各业借此“牛转乾坤”的愿望。

北京商报记者  吕银玲

春节档“意难平”

春节档或许是这个假期里最“意难平”之处。假期过的太嗨完全没赶上电影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也在于,这个火热的春节里,电影也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状态。想看,至少提前两天订票,即便是平时不温不火的小影院,也要至少提前一天。来一场说看就看的电影,在今年的春节档变成了奢侈。当然,还要说的一点是,今年的电影票,也是真贵。

笑后有泪,温暖感动却不过分煽情,它正是这个春节最需要的电影。期待贾玲和沈腾这两位喜剧界扛把子的合作已经很久了,这部终于让愿望达成,两位除了保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外,还催出了不一样的化学效应。

“你要像个妈妈!” 这是长久以来世俗的“误解”。难能可贵的是,电影塑造了一个独立而自强的母亲形象,也在提醒我们:她是母亲,但她更是自己,身为儿女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在她们对我们有求必应的同时,我们更要尊重她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

而对于今年过年不能回家的我们来说,看完后更加想念母亲了。祝天下的母亲,永远年轻!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没有“小鲜肉”的赢家

就地过年也要好好过,年的氛围一多半是商业营造的,而文娱消费正是节日经济的主角。在经历了一年的沉寂与隐忍过后,电影市场再次证明了消费的潜力,大年初一单日票房超过14.58亿,打破了由2019年大年初一创造的中国影史单日最高票房纪录。

我也在初一这天走进影院,为《你好,李焕英》贡献了一张电影票。观影的人虽多,但观众们都有序排队取票,展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后进入,没有人抱怨查验的繁琐,配合疫情防控的检查好像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春节档里,《你好,李焕英》这部没有流量小鲜肉的影片当之无愧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贾玲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用诚意在看似漫不经心间击中观众的内心。高质量的作品从不缺观众的买单,在兵家必争的春节档里,观众变的更加“挑剔”,驱逐热衷赚快钱的影视作品,为高质量的影片叫好已经成为影视市场消费的风向标。

北京商报记者 宗泳杉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