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 | Beijing Business Today

在京过年·新消费图景| 外卖手记:传温千里之外与咫尺之内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

“您好,外卖到了。”

2月11日,也就是农历腊月三十日,晚上11点,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打断了春晚的喧嚣。

“您的外卖订单已经放到您家门口了。新年快乐!”

有些疑惑的打开门,看到订单上的备注,瞬间就明白了,是远在家里的朋友,怕自己独自过年太过孤单,于是送上了千里之外的关心。在旧岁即将辞去之时,暖流涌上心头。

除了感动于朋友,也惊叹于了节日最浓时,仍然有人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将每一笔带着爱意的订单及时送达。与他们相比,虽然无法回家,还能在假期休息似乎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这不是第一个不能回家的春节,但的确是第一个留在北京的春节。在过往的印象里,春节回家是顶重要的大事,但受困于不可抗力,今年留下感受了北京的节日氛围。

从半个多月起,街边张扬的红灯笼就已经将节日的氛围烘托出来,直到腊月二十九到商场购置物品时,这种氛围更甚,卖年货的摊位前摩肩接踵,福字、中国结、春联琳琅满目,与其他摊位前的冷清对比鲜明。

与往常相比,变的是消费品类,不变的是消费习惯。无论是商场的打烊时间还是超市的商品数量,似乎都没有太过明显的变化,就连外卖软件上的商家,也与往常差不了太多,对于不太擅长厨艺的我而言,这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就像年三十晚上的惊喜一样,初一还能尝到热乎的饭菜,电影院总是满座,街边的小店营业如常,便利店也保持着24小时不打烊的习惯,丝毫不用担心缺乏物资或者没有文化娱乐活动。

用一句最俗气的话来说,大概就是,正是因为有人为这个春节负重前行,才有了满街的张灯结彩和年夜饭桌上的欢欣。不是一个人的北京,是很多人的北京。

北京商报记者 汤艺甜

我的“衣食父母”

对于就地过年的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能像我们的父母或者长辈那样,张罗出一大桌子各式各样的年夜饭绝非易事,平时仰仗的外卖在此时依然发挥了功劳。还记得几年前看到的段子,有人在除夕夜点外卖,对外卖小哥说:你辛苦了,除夕还在送外卖。外卖小哥回答说:你也辛苦了,除夕还在吃外卖。没想到今年段子成了现实。

事实证明,做此选择的人不在少数,除夕晚上,之前联系好的饭店竟然直接关闭了外卖平台。打了电话过去被告知是订单太多忙不过来,只能自己到店打包,菜式也只能减少。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到店当骑手拿外卖,但没有白跑腿,店家还多送了一套烤鸭,成功摆在了年夜饭的“C位“。

以往过了大年三十,之后几天的菜单往往都是俩字——剩饭。今年却大相径庭,依靠最多的依然是外卖。北京也想到了这一点,过年期间在常用的两个外卖平台上每天发放消费券。但群众的热情超乎想象,在发券第一天,我睡到自然醒准备领券的时候,留给我的只有四个字:“券已领完“。

无论如何,外卖确实在这个春节期间成了我的“衣食父母”。虽然我也为这些食物和服务付费,但我拿到每一餐的时候,背后都少不了和我一样选择在京过年的服务人员、厨师、骑手等很多人的辛苦工作,向你们致敬,salute。

北京商报实习记者 赵天舒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