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大文化和大旅游
大文化和大旅游
消费在过去5年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1号引擎,而在未来5年以及更久远的未来,消费仍将被赋予这样的使命。消费超越投资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主导,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型。而在消费的内部细分中,由于新车限购,也使得消费结构同样面临着转型。
近日,常务副市长吉林在北京“两会”期间指出,汽车消费在近几年的消费中占据很大比重,直接消费为25%,连带消费为30%。另据副市长程红表示,这出现了约六七百亿的消费缺口。也就是说,未来的北京经济发展,需要找到新的消费增长点,才能实现今年消费增长10%,以及在“十二五”规划中点出的60%的最终消费率。
新的消费点在哪里?在“十二五”规划中,文化消费、老龄消费、健康消费、网络消费、旅游消费都有所提及,但着重处理的却是文化和旅游。其中,“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与此同时,点题“大文化”的概念,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显然将持续提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北京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注定了其在这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大文化和大旅游相互交融,相互支撑,比如孔庙-国子监、中轴线、“朝阜路”,既是旅游招牌,也是文化名片。这既是北京的软实力所在,也是打造世界城市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对“绿色北京”的有力注解。
有钱才能消费,收入低的和收入高的各有各的消费法。对于收入低的,需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在社保、医疗等方面给力;对于收入高的,则需打开新的高端消费领域。既然选择了消费机构的转型,就只能努力前行。正如诗人汪国真所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1/0118/1120.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