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如何为交通“疏堵”
如何为交通“疏堵”
会议未至,提案先行。北京商报记者昨日从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良处获悉,今年,他将带着多份有关为北京交通问题“疏堵”的提案上会,其中,《关于为上班族发行地铁优惠票种的提案》、《关于利用电子车牌实行精细化限行的提案》和《关于道路停车管理模式改革的提案》三份提案,直指公共交通、私家车限行和停车管理问题,提出了包括建立全市统一的道路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等多项建议。
停车管理:改革“承包制”
朱良在提案中指出,政府对中心城区制定了较高的停车费标准,这对抑制小客车使用强度是非常必要的。但“承包制”导致现场收费员往往有事实上的定价权。这就把政府原来设计的思路打乱了,用经济杠杆抑制小客车使用强度的初衷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因此,朱良在提案中建议对道路停车管理体制改革,将“承包制”改为收费权收归政府。由各区县政府负责招标,委托企业进行现场停车管理服务。建立全市统一的道路停车收费管理系统,实行停车管理与收费两条线。
电子车牌:限行精细化
在去年APEC会议召开后,单双号限行是否应该常态化的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较大争议。朱良提出,单双号现行常态化副作用较大,且法律授权不足,其实可以采取替代措施解决,即尽快试行机动车电子车牌或电子标签,在全市建立车辆轨迹实时定位系统。“直接限制每辆车在高峰时段到拥堵路段‘添堵’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应每月给每辆车一定的拥堵状况行驶里程额度,只要‘添堵’就扣额度。”朱良表示。
优惠地铁票:设专门通勤票
针对地铁调整票价,朱良本次也在提案中建议,缓解上班族压力。“发行专门通勤票种,对固定两个车站之间的票价实行特殊优惠办法,就可以实现对上班族的定向优惠。”朱良表示,为了与现有地铁票价优惠办法相衔接,可以将享受上班通勤优惠的起步金额同样设定在每月100元。由于定点两站之间的票价已经固定,按照每月最多31天62次上下班乘地铁计算,结合打折比例,可以准确算出正常上班的全月最高累计支出,以此作为优惠封顶上限值。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5/0121/1135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