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2月CPI反弹 通缩风险犹存

2月CPI反弹 通缩风险犹存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晔君)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意外好于预期。同时,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8%,远超预期,创下五年半以来新低。业内认为,2月CPI上涨主因是春节效应影响,PPI跌幅超预期,反映需求疲弱,通缩风险增加,为抗通缩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2月CPI同比涨幅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2月环比上涨较多;另一方面是今年和去年春节错月,2月的对比基数相对较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2月CPI涨幅较上月有所回升主要是季节因素的影响,春节假期推升农产品价格上涨,3月后物价还会继续保持低位运行走势。

与CPI涨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月PPI降幅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2月PPI同比下降4.8%,降幅较1月扩大0.5个百分点,连续36个月同比下降。2015年开年以来,PPI已连续两个月同比跌幅超过4%,连续刷新该数据自2009年11月以来的新低。

兰格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也认为,PPI降幅创新低,反映实体经济通缩风险加剧,经济下行态势仍未扭转。抗通缩仍亟须从需求面入手,政策措施包括继续全面降准、降息,财政政策加大扩张力度应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指出,PPI跌幅扩大,以及日前海关公布的2月进口数据大跌,都反映出国内总需求乏力,因而通缩压力不减。据海关统计,2月中国出口大增48.9%;进口下降20.1%。为抗通缩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5/0311/115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