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杨溪今日评 简政放权,不能抽一鞭子走一步
简政放权,不能抽一鞭子走一步
“美甲师还用得着政府发资格证书吗?竟然还细分为五级!” 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听取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评估报告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禁感慨。
这已不是大国总理第一次为“区区小事”而挂齿。仅今年以来,从“降网费提网速”,到“证明你妈是你妈”,再到“美甲师资格证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公众关注的一些热点议题的每一次表态,都收获了相当高的关注度。
虽说民生无小事,总理对上述问题的关切体现了有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发现问题就立刻解决问题,不拖泥带水。但这也不免让人担忧: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等到总理发话才能着手解决?
从职责分工来看,身为一国总理,更多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宏观经济层面,而非网速网费、开证明盖章等具体事务上。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各行各业都会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倘若都要总理来管,根本管不过来。更重要的是,如果总理事必躬亲,还会形成一种“总理依赖症”,似乎只有总理管的事才叫个事,才会去解决。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一直在推动简政放权。截至7月28日,本届政府已召开10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40多项议题与简政放权直接相关;而在随后播发的100篇新闻通稿中,“简政放权”这4个字出现了65次。
然而如此千呼万唤,似乎仍旧调动不起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黄牛犁地,是抽一鞭子走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却不能如此,这种抽一鞭子走一步的背后是傲慢和麻木。
如今自上而下都在强调放权,强调建设服务性政府。但这种放权和转变绝不能仅仅满足于“你呼我应”,更应该有“先总理之忧而忧”的主观意识才对。惟有如此,才能赶在总理呼声这“鞭子”抽下来之前,就犁好“便民”这块地。而相关职能部门的后知后觉,折射的恰恰是这部分主动意识的遗憾缺失。
总理过问,网费要降了,奇葩证明废止了,总理再过问,过多审批要减免了……还有多少问题需要总理来亲自过问和解决呢?对于总理个人,这是一种操劳,而对于这些问题所涉及的行业和部门来说,这是一种讽刺和警戒:总理把你该管的事都管了,要你有何用呢?
奇葩证明也好,证明过多也罢,说到底还是权力任性。不可否认,权力是个让人着迷的好东西。自古以来人们都迷恋和追逐权力,依附权力,想方设法去占有权力,迷信占有了权力就能通吃一切。然而《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说过一句经典:当政府取代上帝时,连最无法避免的天灾都会归咎于它。
责任编辑:张兰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5/0918/1214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