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刘鹤获奖,习大大为什么说他“非常重要”
刘鹤获奖,习大大为什么说他“非常重要”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斩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该奖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李克强、周小川等都曾获奖。
对刘鹤本人,业界已有诸多评价:“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操盘手”“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智囊”“中国新经济计划的总设计师”……美国彭博新闻社称刘鹤为“中国的萨默斯(美国白宫原首席经济顾问)”,以强调刘鹤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性。

刘鹤为什么“非常重要”?
“顶层设计”一词让他家喻户晓
2013年10月,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介绍了刘鹤。文章称,2013年5月,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多尼伦飞往北京参加一场中美高层会晤,习近平指着自己身边一位身材高大、有着学者风度的助手对多尼伦说:“这是刘鹤,他对我非常重要。”
这篇文章被国内媒体争相转载,使刚上任中财办主任7个月的刘鹤受到高度关注。多家媒体称:
刘鹤参与了“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同时还是十六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文件重要执笔人,已为3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起草经济讲稿。他还让“顶层设计”一词火了起来。
刘鹤曾辅助过江泽民、胡胡锦涛,为二人起草过经济讲稿。尤其是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面的研究,刘鹤钻研颇深,此领域恰是习近平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构想。
身兼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在2013年9月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如今,“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在中国几近家喻户晓。
“树立底线思维”方法被习大大多次引用
树立底线思维方法:对危机可能出现的最坏场景做出预案。
“底线思维”理念得到习近平的认同。在2013年初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此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及“底线思维”。
刘鹤讨论过哪些经济话题?
话题1:怎样度过中等收入陷阱?
2013年,为《渐行渐远的红利——寻找中国新平衡》一书作序时,刘鹤就提到:扩大内需的重点问题之一是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诸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在人均收入超过5000美元后,经济结构变化剧烈,在处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上普遍存在盲目性。
他还以美国为例:例如拉美国家“中产阶级丧失”、收入分配恶化;由此引发民粹主义的分配政策使得福利过度而透支财力,为此又不得不高额举债、超发货币,最终导致高度通胀、资本外流。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话题2:国企改革与产权保护
当各界热议“混合所有制”时,发改委官网于今年9月19日挂出了两条跟刘鹤有关的消息,两条消息讲的是同一件事情:刘鹤于9月中旬召开了改革专题会议,研究《指导意见》的部署落实和产权保护制度。
在这个改革专题会议上,刘鹤重申国企改革方向:中央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没有变,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方针没有变。
话题3:“股市也没问题”
今年7月10日,陪同习近平在俄罗斯乌法出席金砖国家峰会的刘鹤,回答了媒体记者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提问,他说:“没问题,放心吧。”回答完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提问后,刘鹤主动补充回答了一个问题。刘鹤说:“股市也没问题”。
当时,国内股市正经历自6月底以来的持续震荡,包括公安部在内的多个国家部委组成“国家队”进场。所以,刘鹤主动说出的“股市也没问题”这6个字,瞬间刷爆了朋友圈等社交媒体。
获奖论文都说了什么?
本次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共有3部著作和4篇论文获奖,其中,刘鹤在2012年发表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获得论文奖。
2010年,中央财办启动“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行比较研究,刘鹤担任课题组组长。论文《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是此项研究的总报告,刘鹤为执笔人。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两次危机的5个区别点和10大共同特点,并针对中国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提出了3点政策建议。
刘鹤对2008年危机以后走势的判断,现在看来都是准确的,比如缓慢地复苏、还会出现新的问题等等。文章最后得出的启示,比如树立底线思维方法、把握我国战略机遇期内涵的重大变化等,对现行政策制定更是具有前瞻性、参考性意义。
刘鹤与大佬们都聊什么?
阿里巴巴主席马云
1999年刘鹤和马云在北京大学对话,马云当年正办阿里巴巴,被舆论称是“老兵和小兵对话,刘具有政治宿将气质,不显山不露水,低头做人,高调做事,绝不搅在旋涡中心,绝不跟人产生正面冲突”。
思科公司董事长钱伯斯

2013年4月15日,刘鹤副主任会见了思科公司董事长钱伯斯、基辛格咨询公司副董事长雷默。双方就如何促进中美经济合作关系、加强思科公司与中国有关企业之间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美联储理事杰罗姆•鲍威尔
2013年5月6日,刘鹤副主任会见了美联储理事杰罗姆·鲍威尔。双方就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产能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年会
如果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美联储何时加息更神秘,那么一定是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年会了。这个由各国商界、政界和媒体精英参加的神秘会议素有“全球影子政府”之称。每年召开却拒绝任何媒体采访,也不透露任何开会内容。
今年的会议于5月29日至6月1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刘鹤代表中国参加。
本次会议的名单上大佬云集,比较熟悉的面孔包括IMF总裁拉加德,前世行行长佐利克,前德意志银行总裁Josef Ackermann,空客公司CEO Thomas Enders,壳牌石油总裁Jorma Ollila,Google CEO舒密特,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Martin Wolf等。
怎样的经历让刘鹤备受信赖?

刘鹤,生于1952年,在他17岁的时候,他和那时候的多数城市知识年轻人一起,响应毛泽东的号召,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来到位于中国东北的省份吉林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如今的中共领导人多有此经历,其中习近平和王岐山曾经在陕西插队。其实,早在60年代,刘鹤和习近平两人在北京101中学上学时就已经相识。
从公开履历可以看到,刘鹤198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获得硕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SetonHall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习,并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获得MPA学位,接受了完整的学术训练,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但同时,他又具有可靠的红色背景,1971年在经历了一年的知青生涯后便在著名的王牌军38军入伍当兵。
独特的经历让刘鹤多年来备受信赖。
1998-2001负责国家信息中心工作2001-2003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主管电子政务和国际合作2003-2011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分管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方面工作2011-2013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2014至今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从上述履历可见,刘鹤一直较少担任机构正职,与行政事务的管理相比,刘鹤对经济研究的兴趣显然更为浓厚。
中国最高经济学奖得主还有谁?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由姚依林、宋平、薄一波、谷牧、张劲夫、荣毅仁、汪道涵、薛暮桥、于光远等55人在1983年发起设立,旨在纪念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对社会主义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
由该基金会自1984年开始评选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每两年举办一届,意在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杰出理论贡献的经济学家。该奖是中国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李克强、周小川、吴敬琏、厉以宁、楼继伟、陈锡文、林毅夫等都曾获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经因其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而获得第七届(1996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发表于199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当时李克强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在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职学习,后获博士学位。
与李克强同一届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还有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获奖论文《社会保障:经济分析与体制建议》由周小川与王林共同执笔,论文分上下两篇发表于1994年第5、6期的《改革》杂志,论文见刊时周小川任中国银行副行长。
北京商报综合华尔街见闻、澎湃国际、时代周报、新华网报道。
责任编辑:郭丹丹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5/1110/12673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