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中国援助欧洲别落个“赚吆喝”

中国援助欧洲别落个“赚吆喝”

中国要不要援助欧洲?这成为了一个新瓶不断装旧酒的问题。G20峰会召开在即,欧洲又在猜测中国是否会大量购买欧洲稳定基金(EFSF)。EFSF是欧元区今年以来的第三个援助计划,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种“被人求”的感觉确实很好,尤其还是来自经常颐指气使的欧洲,因此自己也就热络地讨论起来。经济学家李稻葵在微博上就“该不该实质性帮欧洲”出了三个思考题:为国人的子孙们谋求一个稍微宽松点的国际格局重要还是今天资产的安全性重要?英美和欧洲大陆是铁板一块吗?巨无霸的老大看着日益长大的老二不顺眼,老二是联合帮助老三、老四还是跟老大一起看热闹?没有回答,但李稻葵的倾向不言而喻。

150年前左右,美国国务卿西华德用720万美元从俄国手里买下了阿拉斯加,当时被骂成败家子,现在则觉得无比划算。这种深邃的国际战略眼光想必就是李稻葵的意指,援助欧洲需要高瞻远瞩。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甚至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援助欧洲到不了那样的高度。中国确实拥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被认为是财大气粗。尽管如此,中国跟欧洲相比,仍然是穷人之于富人,让穷人去救富人本来就是一个悖论。中国本身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无论是对于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纯民生”投入,还是给予中小企业和个人的减税优惠,都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外汇储备断不是到了可以挥金如土、千金买马骨的地步。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还去援助其他国家,早已就是前车之鉴。

希腊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一部分欧洲国家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也只是拖着,而不是向着解决的方向前进。国家财政破产,之前大手大脚的各种福利开支成了浮云,但民众不依不饶地要求还像从前那样过着体面的生活。希腊政府的种种财政紧缩政策,在无休止和烈度越来越强的罢工和游行示威中苟延残喘,根本执行不下去。其他几个危机边缘的欧洲国家亦是如此,程度不同罢了。去救一个被福利制度宠坏的欧洲孩子,中国的钱如何能够得到信誓旦旦的安全保证?欧洲这不刚刚让投资者减记所持希腊债券的50%。

援助不是请客吃饭,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IMF援助韩国,条件之苛刻,逼得韩国民众把自己的金银首饰卖给国家。中国援助欧洲,如果只是买EFSF债券,其他免谈,那这种援助就只能被认为是“傻钱”,欧洲一边点钱一边还不领情。中国可以在一个共同的安排下与世界各国一块救援欧洲,但是自己冲在前面救援欧洲则是不理性的作为。事实上,中国吃过不少欧洲“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哑巴亏,需要中国外汇的时候巴不得跟你称兄道弟,反过来中国需要实质性支持的时候欧洲就板起脸来装道德模范。

诚然,援助欧洲符合中国的利益,毕竟欧洲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元也是中国外汇储备的重要资产形式,但中国援助欧洲所要冒的经济风险较高,而希望能够实现的诸如承认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和解除对中国武器禁运等政治利益又比较渺茫,因此中国援助欧洲可谓只是“赚吆喝”。救与不救,所凭完全是现实中的国家利益,而不是臆想出的国家利益。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1/1101/12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