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记者节的憧憬

记者节的憧憬

前段时间,南方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一个无证停车场时遭到保安殴打,头部受伤缝了4针。打人者事后遭到行政处罚措施,但这个停车场的真相为何没有了下文。或者说,停车场安全了。

这些年,记者被打已经不是新闻了,记者甚至还遭到一些地方公权力的网上通缉。做记者很不容易,面对暴力恐吓和报复,甚至得练就跑过羊角锤的功夫。曝光和“扒粪”,对于整个国家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无疑是有益的,然而对于丑闻的当事人和当事单位,记者是在踢掉他们的饭碗,是在触动他们的利益,特别是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期,利益复杂且交叉,记者显然会得罪一大帮人,甚至是一个组织有素的既得利益集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光需要记者具备勇气和理想远远不够,整个社会需要在观念上、政策上给予记者支持,使其不会单枪匹马和赤手空拳地去面对丑陋现象。

尽管存在着一些危险,但记者这个行业却是光荣的。记者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记者,消费者将仍然用健康来为“瘦肉精”的行业潜规则买单;如果没有记者,一些强迫智障者做奴工的黑砖窑仍然逍遥法外;如果没有记者,各种魑魅魍魉或许仍然还在作恶和滥觞。“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一明朝士大夫杨继盛的千古名句理应成为记者的品格。记者不是青天大老爷,不是公权力,但必须具备寻找真相的勇气,因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同时,记者既负有社会担当的一面,同时也积极促进着整个社会的真善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于记者而言,一味地去制造一些花边新闻只能是降低了这份职业的荣誉感,一味地只钻研在社会的阴暗面同样不可取。我们既要做一只啄木鸟,对一些时代的杂音和噪音予以剔除,也要大声赞美这个时代的华音。事实也是如此,在记者充满感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精彩的中国,一个奋发向上的中国,我们读懂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史诗,我们也自豪于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日千里,感受着这一份飞天的梦想。一个难言完美却堪称伟大的时代,中国记者理应充满感情和信心去推动整个时代更好地向前发展。

今年是第十二个记者节。记者、护士和教师是全国仅有的三个不放假的行业性节日。这三个行业虽然迥异,但又有些殊途同归,它们都是要求从业者具有高尚的精神和正义的心灵,都需要具备奉献精神,记者是拯救真相,护士是拯救生命,教师则是拯救灵魂。身为一个媒体从业人员,我们热爱这份职业,同时也决心不辱没这份职业,在当前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转型时期,忠实地记录时代的声音,不仅见证历史,同时也努力让自身成为这历史的一部分。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1/1108/13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