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慢了,但更快乐

慢了,但更快乐

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对于北京而言,转型都是一个关键词。全国“惟GDP”这么多年,转型毫无疑问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嘴里都会说出转型必要的一二三,但一看统计数字就情不自禁地还是想要快马加鞭。这对抗制度惯性的艰巨性,不亚于想要挣脱地心引力。正因为如此,所以北京主动的转型之路才更具开创意义。

在过去一年,北京转型的方向和步伐都变得清晰和坚定。速度主动慢了下来,专注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在中国社科院的报告中,“北京经济质量全国第一”就是最好的褒奖;汽车消费慢了下来,交通治理开始迎难而上,遏制住了北京交通拥堵的恶化态势,并运用“限、管、建”政策组合拳一点一点地改善。城市发展的目的,正如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为了生活更美好。慢了,但更快乐。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北京的转型很稳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逆风而上继续增长10%左右,预计达到6800亿元;旅游收入也突破3000亿元,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超过9000亿元,消费的头号引擎作用越发明显。而打造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要实现“北京创造”和“北京服务”,实现一种对环境和资源友好型的发展。北京近年来的一系列变化,都是围绕着这样的发展目标。

事实上,这种变化自奥运会前后就已现端倪,首钢外迁和对汽车限购的同时,强调首都的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发展“大旅游”,都说明北京现在更多地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文化、创新和消费城市,而不是工业城市,虽然北京还在继续发展着具有相当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

转型不易,毕竟转型之前的好处大家都能够看得见,转型之后的好处大家一时又无法亲见。但既然选择了转型,便只顾前方,风雨无阻。因为最困难的不是决心转型,而是转型到一半就泄气了,成为半吊子的转型,后者是最糟糕的转型。在通向世界城市的道路上,北京需要勇敢闯过经济和社会转型这一关口。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2/0117/13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