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丢脸总是打着别丢脸的旗号

丢脸总是打着别丢脸的旗号

据媒体报道,昆明理工大学盖起了一座五星级标准的酒店。面对公众质疑,大学宣传方面的负责人表示,该酒店是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个必备的配套设施。“人家来访问,搞学术交流,自己搞得那么寒酸,难免丢中国人的脸。”

事实上,很多丢脸的事情,都是打着不丢脸的招牌。善意地去想,是无知;不那么善意地去想,就接近于无耻了。

如果因为校园里没有五星级酒店就丢脸了,那么中国人的脸未免也太不值钱了,或者说不值钱到仅剩下钱了。就好像出国旅游时经常有一些导游忽悠称,把免税店里的LV买光,为国争光。否则就是丢脸。其实,这不过是为人民币争光罢了。3万多亿的外汇储备都在那儿摆着了,还用你在这方面争光吗?

为国争光有很多种,盖大楼是最容易的。最难的软实力建设,往往是频频点头,却无人有这个耐心。《论语》说,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这是何等的气魄,靠软实力让你服气,而不是靠建起一座大观园来笑话刘姥姥。再说,人家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反而是弄巧成拙了。如果没有货真价实的教学真东西,哪怕建起了七星级的帆船酒店,也不过是《史记》中某人对西楚霸王的评价——沐猴而冠。当今国外著名大学,有多少不是学术一流而校园朴实呢。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七十多年前的西南联合大学,在最破烂的办学环境下教育出了那么多的未来大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与其处于同一个空间的昆明理工大学,显然没把西南联大精神当回事。白云苍狗,免不了一声叹息。

“大学之谓,是大师之谓,非大楼之谓。”道理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但现实总是不乏新意,旧瓶装新酒,无非是从带观光电梯的食堂变成了五星级酒店。大道理谁都懂,但屁股决定脑袋,体制结构决定人的“理性”选择,归根结底,大学不是象牙塔,而是政绩场。校长不会去看教授脸色,而是看教育官员脸色。官员看的是政绩,而校长一个任期内最容易出的政绩,也只有“短平快”的亭台楼阁了。细水长流的教学水平,更多时候是口号喊得凶。

大学“去行政化”的步履维艰,在一个泛行政化的社会里,在一个寺庙都要争行政级别的社会里,大学如何独善其身呢?毫无疑问,大学“去行政化”的改革,远不是出台一些文件就能实现的,实在是需要极大的改革勇气,这种勇气,甚至不亚于当时在“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从现在看过去,好像觉得恢复高考是太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当时却差不多是力排众议的情况。难归难,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终究还是方向和共识,是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真正繁荣所必须跨越的“卡夫丁峡谷”。不如此,知识改变的就不是命运,而是文凭。文凭可以帮助就业,帮助不了创业。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2/0201/13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