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北京精神也是生产力

北京精神也是生产力

在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道路上,“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将会释放怎样的正能量?

北京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和观念,必然会对物质世界和实践生产发挥反作用,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北京精神不仅仅只是一种形而上的口号,而是可以反哺北京经济的发展。正如刘淇书记此前所指出,“北京精神”的本质和生命力就在于她的实践特征,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必然会对今后的实践产生指导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们在获悉中国男排战胜韩国队并获得世界杯参赛权时,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短短八个字,也成为彼时的时代精神,从而成为催发人们努力向前的强大动力。在成为那个时代面貌写照的同时,更是深深地嵌入到那个时代里头,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30年后,北京精神同样有可能成为这样一股正能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任重而道远,光有政府的雄心是不够的,还要有居民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而将这全社会的共同力量汇聚起来,北京精神可以成为这样的共识。

爱国,从来就是民族企业奋起的天然动力,同时也构成了民族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来源。正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创业、发展实业,一直是百年中国民族复兴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则是未来北京发展之钥。北京需要提高发展质量,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需要打造更集约、更有效率的经济发展,除了创新别无他途。文化创新、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等,都需要吸引到足够的人才。北京精神突出“创新”,正是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正如价格信号在商品市场一般,创新信号也在最大程度上引导人才的流动。

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其现代程度,不仅仅体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更体现在一个城市的软环境和软实力,最终落在一个个具体的市民身上,他们的文明程度和素质教养,更直观,也更具强烈印象。北京精神中的包容和厚德正是致力于这样一个市民软环境的总结和提升,在活力北京之外,指引一个更有人情味的北京。

北京精神和世界城市,成为北京在过去5年最受瞩目的经验和模式。北京精神相当于在软实力方面构建起一个顶层设计,并使其成为指导北京当前及未来建设的精神力量。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又为北京精神提供了用武之地,在新的实践中与实践共同的发展,在不断的提升中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实践提供愈来愈强大的正能量。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2/0703/14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