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消音器

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消音器

伦敦奥运会很火,与此同时,国人也挺上火。

白岩松在央视里调侃,赢了变成兴奋剂,输了变成消极比赛,最后平了,国旗还给放在了下面。白岩松喜欢用幽默来举重若轻,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若轻”的。兴奋剂质疑(兴奋剂质疑无据,就转向中国运动员是机器人的讨论)、裁判问题以及国旗等礼仪问题,让中国的舆论不得不分出很大精力来回应,以至于在网络上,如果你没有大声怒斥这些嘈杂的声音,汉奸的帽子将嗖嗖地向你飞来。

声音的确嘈杂,抹黑、污蔑、偏见、攻击,甚至是妖魔化,但无论你愤怒与否,它都不会减弱分贝,还会再被这些声音冠之以“怨妇心态”和“受害者心态”。有针对中国的杂音噪音,但不会有针对中国的奥运会。我们的国旗被放在下面,但看到美国国旗被风吹走,我们又很欢乐。那些质疑叶诗文的媒体,同样也在此前质疑过澳大利亚的奥运英雄索普和美国的环法传奇阿姆斯特朗。而裁判问题,好像历年来最大的苦主是韩国。

事实上,有声音很正常,中国这么大的经济规模,这么大的发展速度,就像鲜衣怒马地走在街道上,理所当然成为整个世界所瞩目的对象,任何一个反映中国形象和实力的窗口,比如奥运会,都会被关注。这是我们后来居上的发展道路上所不能回避的,如何在嘈杂和纷扰的两岸猿声中,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我们的命题。声音既然消灭不了,就坦然面对。有声音同时也是好事,即使这种声音是不怀好意的,闻过则喜,见贤思齐,有这样一种挑剔的声音存在,能够让我们更明白自己的坚持。即使是确定无疑的真相和事实,也无法摆脱谬误和虚假。

对于叶诗文的争议或非议,一如对于中国的争议或非议,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脱颖而出,超出了他们的历史和文化想象。西方媒体说无法理解一名运动员能够在短短时间内就将成绩提高5秒,其实这种无法理解,也适用于中国在短短30多年间就将GDP提高到世界第二。

有时候,当我们放下一点就着的民族情绪,就像叶诗文在发布会上面对“你有没有服用兴奋剂”这样的挑衅性问题时淡然说没有一样,中国在面对不友好声音时也可以淡然处之,之于前者,奥委会的权威检测一锤定音,之于后者,我们所取得以及未来不断取得的成就是最好的消音器。

对于任何一个大国,冷嘲热讽和唱反调的声音都是如影相随,即使针对中国的这种声音分外的响亮和刺耳。仅仅30多年,中国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速度不可避免地带来疑虑、质问的声音,这样的声音,伦敦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伴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的声音还将继续。是被这些声音所挑逗和愤怒,还是让这些声音见证其所质疑的成功呢?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2/0806/14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