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洽谈会,北京发展的一面镜子
洽谈会,北京发展的一面镜子
继成功举行了15届京港洽谈会之后,9月,首届北京与澳门之间的京澳洽谈会也即将举办。与其他城市之间的洽谈会模式,正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特色。而这其中,京港洽谈会实在是一个很好的“石头”,让我们可以攻下更多的美玉。
一个合作了15年的城市洽谈会一定有其道理所在。1997年以来,京港洽谈会每年轮流在北京和香港举办,已经成为促进两地经贸联系的重要平台,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双赢模式。香港的资本优势和服务优势突出,前者对于北京的硬件发展不无裨益,后者则为北京的软件发展树立了标杆。同样,北京也给了香港所缺所渴求的东西——城市发展的空间和活力。北京推开香港这扇窗可更好地观察世界,而香港推开北京这扇窗则可更好地观察内地。双方各是对方的首选。
香港作为一个世界公认的比较成熟的现代化大都市,在京港合作中亦可称为北京发展的一面镜子。镜子的功用是巨大的,李世民用好了三面镜子,遂有贞观之治,北京用好香港、澳门等镜子,亦可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多走一些捷径。那么,北京在发展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案是经验。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无形资产和软实力。北京在现代化城市管理方面惟有积极地学习先发经验,这样才能实现后发优势,而摒弃后发劣势。
在国内诸多城市中,北京的资源禀赋条件不可谓不高,历史文化、经济基础、科技教育、政策环境等方面均拥有优势,而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城市现代化的胜势,就需要有能够指导实践的先进理论。这个理论是广义范畴的,既包括理念,也包括经验。香港拥有的这种经营现代化城市的经验,正是北京在形成、完善自己的“北京经验”中所可以汲取的养分。比如在住房保障、城市安全、地铁交通、智慧城市、医疗卫生等领域,北京是可以而且已经从香港身上取得了一些真经。
建立起两个城市的定期联系和洽谈,可以有效地引入和嫁接外来的资源,随着合作的时间愈久,平台的作用将愈发突出。在甫一开始时,北京与香港、澳门的合作,可能更多的是经贸和投资,但随着交流的日益广泛和平台的机制化,这种合作将变得长期性、战略性和高层次性。
事实上,这样的平台,自动内嵌着合作不断螺旋上升的动能。在刚开始时,可能双方的合作点在制造业,而现在的合作点则可能更多地落在文化、服务等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在刚开始时,还可能只是单一的经济关系,而现在,这种合作关系则在广度、深度上不断突破,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多元化的合作如今已不鲜见。而多元化的合作发展再进一步,就是理念和意识上的相互融合,北京创造和北京服务这两个品牌的打响,需要北京撷取更多的先进、成熟经验。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2/0823/149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