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如何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如何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2

QQ图片20160526010233

我国“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计划终于即将从梦想照进现实。昨日,国家民航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我国将以北上广等大型国际枢纽为核心整合区域机场资源,实现区域机场群一体化发展,服务国家打造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三大世界级机场群。业内表示,在打造机场群的过程中,航线网络会重新调整,机场定位、航企业务也将随之转变,长远来看,这一模式将有助于减少同质化竞争,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

伴生城市群

早在“十二五”初期,发展机场群的表述就曾经多次出现在相关主管部门的表态、文件中,本次《意见》还进一步明确,我国将推动大型枢纽机场不断完善自身硬件设施满足长远发展需要的同时,同步考虑在周边建设功能疏解机场,提升多机场系统综合容量。开展首都机场与北京新机场双枢纽运营模式研究,超前规划北京新机场航线网络。

有业内人士曾经概括地表示,机场群应该是指以一两个空域资源丰富、流量压力较大的枢纽型机场为核心,周边联系相对紧密城市中规模相对稍小的机场辅助和新机场分担部分国内、短程航线,并逐渐辐射到更“毛细”航空网络的形态。此前,包括京津冀等区域地方政府已经或多或少地描绘过有关建设大型机场群的设想。2014年底,我国正式披露的《民航局关于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民航局将推动三地机场统一运行管理,加强机场间安全、运行、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合作。支持河北机场管理集团公司纳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实现京津冀三地主要机场一体化运营。支持三地机场共同建设和使用异地城市航站楼,互为航班备降场。

机场群内区别定位

对于机场群的管理模式,尤其是规模足以比肩实际上其他大型机场群的世界级机场群,民航局其实已经为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规划中初步搭建起了一个框架。去年初,北京按照民航局的思路,基本确定京津冀三地四大主要机场将全部由首都机场来统一管理的模式。当时,时任首都机场集团党组书记的刘彦斌就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初步规划,首都机场和新机场都将作为国际枢纽而打造,天津机场的定位将是新机场建成前首都机场的补充、分流机场,将接收从首都机场转移过去的部分国内航班,同时,还将借助天津自贸区未来的优势,将天津机场打造为北方国际、国内货运集散地;而石家庄机场除同样定位为首都机场的备降机场外,还计划打造成快运机场,并通过推动折扣旅游线路,以旅游带动机场业务量提升。

而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院长杨新湦也以京津冀机场群为例提出,统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规划与运行管理是这一区域机场群建设的先决条件。为了避免恶性竞争,不同机场间可以通过分工协作,进行差异化功能划分和错位经营。“要打造机场群,就必须确立围绕不同功能机场的实现考核指标,专注于各自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从而充分发挥系统内每个机场的优势和能力。同时,还应协同航班时刻安排,建立有效的航班波,提供高频度的客货运供给,利于机场自身价值实现,最终形成机场各自定位明晰、各有担当、运行高效的机场群。”杨新湦表示。

应成立专管机构

民航局多位负责人都曾表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首先要着力优化调整核心枢纽机场的航线设置,向中远程国际航线航班、港澳台和国内重点干线航班侧重,而其他一些二三线城市的航班,则鼓励航空公司向周边机场转移。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航空公司在北上广等热门机场的航班时刻非常宝贵,所以马上调整的可行性较小。但如果民航局和地方政府都能出手扶植机场群的建设,那么对于中小航企特别是廉价航空将是一大利好。“以京津冀机场群为例,如果要将从北京进出的旅客吸引至天津、河北,低廉的机票价格绝对是一大法宝。而要实现票价的大幅下降,必须依靠当地政府的补贴。”资深民航专家綦琦指出,与三大国有航企相比,进京难且看重政府补贴的中小航空公司从京津冀机场一体化运营中获益更大。

长期研究机场领域的资深专家王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纽约机场群,是由美国国会批准成立的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管理,除航空外,该机构还统筹管理海港、公路车站等主要交通运输行业,并且获得立法保护。但在国内,虽然多家机场可由一家集团管理,但毕竟权力有限,对于航企的调配以及空铁、空海联运的衔接都可能遭遇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机场群应考虑成立专门的统筹机构,并充分协调各地政府予以支持。”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 蒋梦惟/文 代小杰/制表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6/0526/1494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