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杨溪今日评 保育钧去矣,民营经济还要靠制度红利

保育钧去矣,民营经济还要靠制度红利

昨日凌晨,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前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病逝,享年74岁。

这位长期致力于为民营企业大声疾呼的前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在调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之前,曾官至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转入工商联系统后,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冷板凳上自我加温,没事找事干”。他一直积极推动“私产入宪”,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也因为他一贯的直率敢言,被称为“保大炮”。如今,大炮熄火了,而他最放不下的还是“为民营企业鼓与呼”。

历史上,民营经济曾经历过一段角色转换期。起初不受重视,直到92南方讲话之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才被承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民营经济本就生发于市场环境之中,搞市场经济当然不能忽视民营经济。而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自身也在用实力摆脱“小媳妇儿”的地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就是最好的佐证。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达354007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4.2%。在外贸出口总体紧缩而消费没有明显扩张的当下,民间投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居功至伟。另据公开资料显示,民营经济提供了我国一半以上的税收,解决了八成以上的就业,发明了七成以上的专利。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崛起,更是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狠角色”不折不扣的代言人。

权威人士说,中国经济运行是L型的走势,而且这一趋势不会很短。眼下金融改革困难重重、楼市去库存和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艰巨,越是在这种时候,越需要民营企业在保障自身正常经营、稳健发展的同时,承担起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经济新常态下,无论是稳增长,还是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少不了民营经济的身影。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政协联组会上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国家高层领导人的表态,无疑为民营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而如何将决策层的意志体现在执行层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目前,民营经济还需要更多制度红利的释放,这方面的制度供给还大有可为。

过去数十年,保育钧一直为民营企业的壮大、民营经济的发展而奔走、担当。但廉颇去矣,事关一国经济的运行也不能靠个人意志支撑,政府应承担更多的服务职能,减少行政干预,给予民营经济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支撑,完善市场环境。

杨溪

杨溪

北京商报评论员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6/0601/1500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