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改革需要再次拿出勇气和智慧

改革需要再次拿出勇气和智慧

备受关注的十八大今日开幕。毫无疑问,届时所做出的十八大决议将影响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民众对于未来几年的期待,也可以归结为对于十八大的期待。

这种期待并不是无力的、旁观的,期待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信任,一种参与,一种民心民意的反馈。

民众在期待什么?改革,进一步的改革,趟过深水区的改革,攻克利益坚冰的改革。

正如十八大新闻发言人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所说,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关键、深化、攻坚,这三个词道出了我们发展的复杂微妙之处,自1978年以来的这场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到了最需要核心角色挺身而出的章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仍然需要通过改革进行解决。如何进一步推动改革,如何形成新的改革共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这都是需要未来中国发展正视和回答的问题。国内外之所以对十八大都报以极大热情和关注,就在于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看到中国共产党如何进一步发扬改革精神,如何进一步推动经济更好更快更持续的发展,如何解决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增长、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如何更好地用法治来规范市场。没有法治,就没法儿治。

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中国的改革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取得了惊人成就、黄金发展,这是举世公认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坦然面对这惊人成就和黄金发展背后所出现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边界问题,权力和权利的边界,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行政和法律的边界,这三个边界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统筹的解决办法,没有一个权威的顶层设计,过河就会愈加困惑。

将党心和民心,将全社会全民族凝结在一起的,正是改革开放的共识,对于执政党这是承诺,对于老百姓这是希望。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在进一步的改革中予以解决。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双轨制问题,正是在9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中得到大部分解决,从而使其不再成为一个显性问题。因此,如果改革停滞,不仅到目前为止的改革成果无法保持,同时也让改革承压,被质疑和挑战。

今年是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二十周年,也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十周年,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转型、改革步入深水区的时候,人们对于十八大的期待可谓殷殷,期待十八大之后的中国,既能够拿出改革的勇气,也可以拿出改革的智慧,改出一个和谐社会,让改革成果最终为全社会所共享,也就是执政党最初的梦想和承诺——共同富裕。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2/1108/15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