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从“房多多”看官员财产公开
从“房多多”看官员财产公开
陕西“房姐”拥有多个户口(包括北京户口)以及多套房产,被舆论曝光,继而被公安机关证实,为房叔、房妹、房七大姑八大姨、房祖宗等一系列“房多多事件”再添上咋舌一笔。屡现报端的“房多多事件”,让人们对于官员财产公开的讨论再度升温。
只是这一次的讨论,多了一些官方的声音,而不像此前只是舆论自己在捣鼓。广州一位官员稍早前对记者表示,“如果要靠网民的举报才能反腐,那反腐工作就被动了,所以我建议尽快实施官员财产公示”。而在媒体的诸多报道中,很多官员早已表示,只要接到通知就会带头进行财产公示。
任何一项进步,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关注和推进,进步就不会被赖着不走取代。比如在此之前,官员财产公示还是一个官员避之惟恐不及的话题,还是一个没有“脱敏”的词汇,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大大方方地对此进行讨论和报道,公众有呼吁,官员有回应,上上下下都有讨论,这就是进步。还有备受诟病的劳教制度,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始直面。广州公安局局长日前就表示,对缠访、闹访的访民进行劳教应该是不合适的,对党和国家发出批评言论的不能随便拉去劳教。诚然,这是我们所期待的法治思维和依法治国。
就在不久前,中纪委发布的十八届二次全会公报里面有一句:“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并开展抽查核实工作。”这被解读为“建笼”的重要之举。近日见诸于媒体之上的“随身带房本、午夜签合同”应该是一种嗅觉反应,受到中央新作风的震慑。从八项规定到四菜一汤;从不讲空话套话官话到要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反腐,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从反对特权、反对铺张浪费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种种新风你或许不以为然,但历史不会轻看这些鸿爪雪泥,因为改革总是要从一点一滴中开始的,特别是在深水区。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国家,亦没有完美的时代,问题总会是有的,不会因为我们不愿正视而自动消失或解决。让问题发出声音,是这个国家的成功之处。如果不愿意听到批评的声音,那么赞美的声音是否单调得没有意义?君子和而不同,国家亦是如此,兼听则明,过则改之,无则加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如此让人感到的非但不是虚弱,相反是强大。强大,是因为自信,而非自闭。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3/0125/159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