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杭州成第五个限购城市
杭州成第五个限购城市
眼看房价如过山车般上升,国家发声调控要因城施策,由此不断有热门城市加入限购大军。昨日,杭州发布公告,宣布将暂停向拥有多套房产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回归了限购城市的队列中。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本次杭州的调控力度并不大,如果信贷不随之收紧,这次的限购政策将很快被市场消化。业内人士预计,在全国楼市分化的基础上,调控政策更偏向“托底盖帽”,未来,或有10余个城市跟进这一轮限购调控。

杭州重启限购
根据公告,自9月19日起,在杭州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杭州户籍居民家庭,将被暂停在杭州市区限购范围内购房的资格。据了解,本次杭州市区限购范围是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萧山区、余杭区,限购时间将以买卖、转让合同签订时间为准,凡是违反限购规定的,不予办理相关房产交易确认手续,未办理房产交易不得办理房产登记。
在过去的数年里,杭州曾多次对限购政策进行调整。2011年2月,杭州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对在杭州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等3类人群暂停售房,这是杭州史上第一个,也是最严格的限购令。2014年7月,杭州宣布部分城区140平方米及以上的房产取消限购,同年8月,140平方米以下的房产也取消了限购,标志着杭州2011年版限购令的终结。
时隔2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促使杭州重启限购政策。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7月,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杭州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2.4%,涨幅居全国前列。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8月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则显示,杭州新建住宅样本平均价格为18340元/平方米,在我国城市中位列前十。
而在土地市场上,今年5月,杭州滨江区奥体单元地块被售出,总价123.18亿元,楼面价21575.8元/平米,这是杭州史上第一块超百亿的地价拍卖。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当时认为,从拍卖价格看来,未来项目的保本价在38000元/平方米左右,这已经是杭州平均房价的2倍有余。
“杭州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过度投资、投机的势头”,浙江工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虞晓芬分析称,今年杭州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明显放大,价格也出现了上涨,存在投机的势头,这会提高杭州的生活、创业成本,降低城市吸引力,不利于杭州的长远发展,为此,限购政策出台非常及时、必要。
多地先后部署调控
自今年二线热门城市房价涨幅屡创新高后,已有多地相继出台最新版房地产调控政策。8月中旬,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调整南京市土地公开出让竞价方式、商品房贷款首付比例的意见》,明确自8月12日将贷款结清家庭购买二套房首付提高5%。同日,苏州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非本地户籍家庭购买二套房须提供一年社保缴费证明。随后,合肥各大银行业开始执行颇为严格的贷款细则,明确对有2套及以上房,有贷款记录且未结清的购房者等三种情形拒绝贷款。
半个月后,厦门、武汉也跟进商品房限购。其中,厦门宣布自9月5日起,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购房之日前2年内在本市逐月连续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将被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购买建筑面积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
武汉则明确自9月1日起实行限贷政策,具体政策包括拥有一套住房居民家庭,再购买商品房最低首付为40%;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或还有1套住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再购买商品房最低首付为40%;拥有2套房且2套房贷款都未结清的,停止发放贷款。
先后收紧的楼市调控背后,是二线热门城市难以抑制的高房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京等重点城市房价一路走高,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平均涨幅在4%-5%之间,赶超北上广深,领跑全国。
除了商品房交易市场,二线楼市的火爆行情还体现在土地交易中,频出的高价地已引起业界密切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50个主要城市拍出的高价地块多达219宗,土地出让金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高达10243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6973亿元。其中,杭州、苏州、南京、合肥成交额同比涨幅均超过200%。
一线城市短期不会跟进
“总体上看,杭州新政对于购房者心理影响将远超实际影响,因为虽然启动了限购,但仅是针对外地户籍限购一套,调控力度并不大,如果信贷不随之收紧,这一政策很快将被市场消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相较之下,厦门的新政严格得多,因为在当地近期的商品房成交结构中,144平方米以上房源占比为15%,这意味着未来厦门85%的房源将被限购。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也直言,与杭州此前的限购令相比,目前出台的限购政策不痛不痒,“这次主要是针对外来人口的投资性需求,对本地人口影响不大,能够把外来性需求挡在城市之外。”
张大伟表示,在全国楼市分化的基础上,未来调控政策更偏向“托底盖帽”,预计后续还有多城市跟进这一轮调控,实际上,在此前南京、苏州先后相继调控新政后,就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或有10余个城市效仿限购,包括天津、济南、郑州、南昌、廊坊和惠州。“此类城市后续房价上涨压力较大,很可能在通过收紧外地人限购政策、收紧二套房购房政策、提高银行信贷利率、对城市中部分区域进行单独调控等方式,打出政策组合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上海辐射范围内的核心城市,南京、苏州、杭州纷纷打出了楼市调控牌,不禁又使得业界产生了一线城市或将加入调控大军的担忧。对此,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表示,根据住建部倡导的因地施策、因城施策调控总则,限购、限贷等手段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启用,“即使周边二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调控继续收紧,只要自身楼市尚在合理区间运行,一线城市不会也不应盲目跟进限购。”
在陈志看来,未来的楼市调控应着重引导住房回归居住本质,不能任其继续过度发展成为金融产品,由货币政策催生大批避险性投资,“此前苏州的调控政策也更多地针对投资性购房需求,对真正的刚需、改善型购房态度不变,目的是引导楼市回归到以居住型购房为主的轨道上”。
北京商报记者蒋梦惟 张畅 林子
责任编辑:肖玮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6/0918/16127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