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撒切尔,历史的扳道岔

撒切尔,历史的扳道岔

昨日,撒切尔因中风在家中去世。我们无需在其名字前面加上英国首位女首相、战后执政时间最长等等前缀,伟大人物不需要用词藻来修饰,它只定义词汇。

对于撒切尔,人们更多的印象来自于英阿马岛战争期间的铁娘子形象。而对于中国人,或许撒切尔在人民大会堂外跌坐在石阶上的一幕更有意味。不过,让铁娘子名噪一时的是马岛战争,但让撒切尔成为历史,是她以凯恩斯主义的敌人自居,强硬推行更加注重自由市场的新自由主义。

历史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告别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失业罢工,没完没了的令人无助的滞涨,让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看不到复苏的希望。彼时,主导西方国家的经济思维仍然是凯恩斯主义,政府过多地介入到经济过程,国企过多地占据各行各业,带来了经济效率的损失。由此,撒切尔在经济领域掀起撒切尔革命,深刻地改变了英国的发展进程。她强力推动市场自由,将大量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入不敷出的社会福利,放松对企业的管制,铁腕对付工会,她深信个人责任和努力工作是保持这个国家繁荣的保障,而不是过度呵护的全能政府。最终,她将英国从大政府拖曳回小政府,与美国总统里根一道,成为西方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新自由主义的旗手。

撒切尔力主的自由市场政策一直饱受非议,包括她对待工会的手段也被指责为独裁者,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英国经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实现了复苏并走向繁荣,市场恢复了活力,企业重新赢得竞争力。在欧债危机期间,英国没有深陷其中,很多人都认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及早的断腕改革,才使得英国没有一步步走入财政失衡的窠臼。

历史可以改变人,人也同时改变着历史,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着撒切尔的施政,同时撒切尔又赋予新自由主义理论生命力。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引用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名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尖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在历史马车向前疾驰中,恰巧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人,像一个扳道岔一样,将通向崎岖之路导向平坦。

政治家和政客的惟一区别就在于,政治家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一种历史责任感驱使政治家敢于做出改革,敢于让改变发生,敢于坚定不移地让这个国家实现自己的梦想。撒切尔当得起政治家这个称号。对于她的历史地位,总是在两极化的评价中摇摆,这并不令人意外,誉满天下,谤亦随之。

“我不能洗茶杯到终老,我是认真的。”在去年上映的《铁娘子》电影里,由斯特里普扮演的撒切尔在与自己未来丈夫约会时清楚说道。撒切尔正是应了那句话,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当一个伟大国家落在时代的后面时,不幸之中的万幸,是有那么一个人坚定地站了出来,而不是任由无助感油然蔓延。“如果你想改变一个国家,领导它。”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3/0409/16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