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今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同降14.3%
今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同降14.3%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 实习记者 张利涛)随着京津冀进入雾霾多发季,空气污染治理形式更为严峻。近日,环保部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七次会议,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会上披露,截至10月19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3%,高于8.5%的全国平均水平。不过,陈吉宁也直言,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存在治理措施针对性不强、行业治理进展不均衡等问题和困难。
由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复杂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交通格局,空气污染治理形式一直不容乐观。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77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2倍。其中,前三季度PM2.5平均浓度为60.3微克/立方米,但入冬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先后出现三次大范围重污染天气,使得去年11月15日到12月31日北京PM2.5浓度比2014年同期上升高达75.9%,造成PM2.5全年改善比例损失15.5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加强京津冀环境协同发展,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于去年底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要求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应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而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基本符合业内预期,但有分析担忧,随着采暖污染高发季到来,想要完成73微克/立方米左右的下降红线目标,仍有不小的挑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京津冀空气污染联防联治,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就在上周,京津冀多地经历了今年下半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环保部派出8个督查组对主要重点城市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和大气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督查。督查发现,在重污染期间,河北省11家企业、山东省9家企业及河南省1家企业仍存在排放超标现象;而北京城乡结合部应急响应预案落实不力。
“近期京津冀各地的减排治理行动都在稳步推进,力度也比较大,但进入10月之后,依旧出现了较为长时间的重污染天气,这还是与不利的扩散条件有关”,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气象条件已经成为了京津冀空气治理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能否实现73微克/立方米的预期目标,确实不是非常有把握。”
马军也直言,目前部分地区防治工作落实得并不到位,例如重污染天气仍出现工厂超标排放,就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实际上,各地政府都应及时、准确地公布本地区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协助污染治理,但目前京津冀还有地区尚未实现,是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蒋梦惟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6/1023/16517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