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个人可不可以改变历史
个人可不可以改变历史
华盛顿邮报昨天卖给了亚马逊的创始人。没有华盛顿邮报,就没有水门事件,而没有凯瑟琳·格雷厄姆,似乎也不会有我们所熟悉的华盛顿邮报。
作为华盛顿邮报的前掌门人,格雷厄姆在12年前就已去世。她的自传《个人历史》起了一个很低调的名字,但谁又能否认她的个人历史,其实就是大历史的家书。
在巨大的压力下持续报道水门事件,并最终迫使尼克松总统辞职,成就了华盛顿邮报的传奇地位。在压力最大的时候,司法部长破口大骂要把格雷厄姆弄进绞肉机。但格雷厄姆不为所动,甚至将司法部长的话登在了第二天的报纸上。在这场报人与总统的对决,在这场理想与权术的掰腕中,前者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水门事件彻底改变了美国,而华盛顿邮报那句著名的“我们会跟进报道”,也随同水门事件一样,成为了永久的话题。
这是格雷厄姆的成名作。在她的自传中,水门事件也是占了最大的篇幅。她生长于钟鸣鼎食之家,意外被抛入报业这个“男人俱乐部”,最终取得撒切尔式的胜利。在那个充满困惑却又带有强烈理想主义气质的报业年代,华盛顿邮报脱颖而出,告诉世界新闻的韧性、勇气和敏感可以触及怎样的高度。在自传中,格雷厄姆说,机遇和偶然性伴随了自己的一生。格雷厄姆将自己的成功归为幸运。其实,每一个人对机遇和偶然性所做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他们是否可以成为历史人物,成为那个时代眼光最犀利的人物,让自己的言辞和行动成为最卓越的言辞和行动。
个人可不可以改变历史呢?还是改变历史的个人,只是在这项时机业已成熟的事业中不自觉地被抽中呢?格雷厄姆并不像撒切尔夫人一样,从小就有嫁给政治的打算。她并不曾想过要去成为一个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她小时候自卑过,她更喜欢家庭生活,更愿意做一个小女人,但生活并不会按照你想象的那个样子进行,生活总是充满着各种意外,各种不可抗拒的外力,当你被这股外力突然带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就应该像格雷厄姆一样,“还没准备好”只是怯懦的借口,昂头迎接生活的挑战,你才有改变历史的可能,而不是被历史一笔带过。
很多人看成功人士的传记,都是想看他的成功方式,却忽略了他们在成功道路上的坚强内心。我们或许只是看到这个女人不简单,却轻易否定了自己也可以成为不简单的人。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历史都与千千万万的人迎面走过,有的人将其苦苦留住,更多的人则擦肩而过。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在无数个抱怨命运、埋怨拼爹的夜晚,你是否也曾想过,自己在“哦”声中错过了多少精彩。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3/0807/171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