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2016国企改革交答卷

2016国企改革交答卷

1457416539121435

1212  2版表格

2016年接近尾声,本轮国企改革成绩单正式出炉。12月9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公布了今年国企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他表示,目前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已经完成,承担的兼并重组试点等8项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明年央企数量会继续减少到“两位数”。有业内人士指出,国企改革今年的工作亮点在于完成了“设计图”和实现了“管资本”的突破,但下阶段仍然面临机制改革不够全面等难题,其中,员工持股停滞、国企经营权没有真正放开都还有有待解决。

国企改革完成“设计图”

张喜武在公布今年国企改革“成绩单”时指出,去年9月,我国颁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后,又出台了7个专项配套文件,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完成。与此同时,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36个配套文件,完善“1+N”文件体系及相关细则,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设计图、施工图。张喜武称,国企改革“四梁八柱”已拔地而起,由国资委承担的8项改革试点已经全面铺开。

实际上,在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也提到了国企改革。会议指出,明年要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有业内人士指出,从这一表态中不难看出,国企改革依旧会是明年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不过由于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明年还是会“稳”字当头,恐难出现大踏步式、更为激烈改革措施。

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年以来,我国在国有资本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尤其是把国有资本的所属权和运营权分开,已经走上了试点之路,是今年改革的亮点之一。不过李锦也指出,目前国企改革还停留在设计图纸和试点的阶段,具体如何操作、落地值得期待。

员工持股政策几乎停滞

尽管国企改革施工图已经亮相,但多位专家指出,目前国企改革的多项试点存在进度不一的问题,譬如业界广泛关注的机制体制改革方面,进度就较为缓慢,甚至被部分专家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员工持股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因为所有国企都需要激励骨干员工,如果骨干员工没有归属感,国企改革将很难继续推进,此外,混合所有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将社会资本引入国企,但如果不允许员工持股,社会资本依旧可能沦为“陪跑”。

但李锦直言,目前业界期待最高的员工持股相关政策推进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他解释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经济目标与政治目标不统一、容错机制尚未完全确立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此外,员工持股也确实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让政策制定方的行事更加谨慎。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曾试行员工持股,当时湖北省黄石市服装厂康赛集团将内部股票私下赠送给官员,这些股票升值后价值一度高达上千万元。2006年,山东鲁能集团又发生了领导与官员瓜分原本因属于员工的股份,导致760万元国有资产流失。

201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公开讲话中坦言,员工持股受了挫折,被搁置了很多年,问题主要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待上市公司的内部职工持股计划试点过程中出现了舞弊和丑闻,主要是冒充内部职工的名义持有企业股份,等IPO之后即抛售,获取高额收益,“在改革的过程中,有时候一跌跟头,就不容易爬起来”。

国企经营权未完全独立

除了员工持股之外,业内人士指出,国企所有权、经营权分离也是目前的改革难点之一。李锦表示,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央企、国企的人事和资产都归各级国资委负责,直到今年国企改革,我国才提出国资委只需保留央企、国企的所有权,但不再全权管理企业运营。李锦称,这个转变,实质上是国企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本的布局结构。

但李锦指出,目前这项改革仅仅停留在试点阶段,且已经面临了一些问题。“如果国企要独立运营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就会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但是现在部分试点企业的薪酬制度仍然没有完全独立,这也导致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只能是虚晃一枪”。

此外,落地董事会职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更加独立的运营,改变以前国企董事会职权模糊不清、职能类似于“顾问委员会”的情况。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崔长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部分国企已经参考现代企业的董事会制度,聘请外部董事,对国企经营提出意见,可实际上,这些外部董事往往是退休大学教职工或者退休官员,没有实操经验,平常也很少到国企上班、调研,只是在需要投票表决的时候才出现,他直言,这样的外部董事堪称“花瓶”,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无法起到太大的帮助。

8项国企改革全面铺开

针对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李锦建议称,未来可以由中央组织部与国资委联合起草一个建立容错机制、鼓励改革创新的文件,他表示,容错机制不仅是一种激励机制,更是一种约束和规范机制,只有明确了哪些“无心之过”可以犯,哪些错必须严惩,划清了界限,才能让国企管理者心里有底,愿改革,敢改革。

在明年国企改革的整体规划上,张喜武本次在会上透露,目前国资委承担的8项国企改革试点任务已经全面铺开,在下一年中,央企的兼并重组将得到提速,国资监管也要加快职能转变。

具体来说,在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方面,我国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宝武钢、国投和中广核之间开展。在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将在国投、中国通号等中央企业二级企业开展。此外,还要新增神华、宝武、中国五矿、招商局、中交、保利等6家企业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在诚通、中国国新开展,

而在兼并重组试点方面,国资委将在中国建材和中材、中远和中国海运、中电投和国家核电等原6家企业重组后组建的3家企业进行试点。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内,国资委共推动港中旅与国旅、中粮与中纺、中国建材与中材、宝钢与武钢、中储粮与中储棉等5对10户中央企业重组,目前,中央企业户数已调整至102户。张喜武透露称,明年央企户数将降至“两位数”。

对此,李锦表示,在混改涉及体制机制改革、引民资入国企又要改变股权结构的背景下,只有央企之间兼并重组和清退的目标更为具体,也更容易实施和操作,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今年央企重组的火热态势将延续至明年,且力度将比今年更大。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林子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6/1211/1729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