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两会速递·西城

两会速递·西城

“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将投入过百亿,以47项产权为直管公房的文物腾退为重点,对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全部实施腾退,实现一批重大文物建筑腾退修缮亮相。12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西城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西城区启动了北京迄今最大规模文物腾退保护计划。同时,“地百”升级改造工程有望明年竣工,月坛体育场将“变身”大冰场。

■文物保护计划启动

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西城区已编制完成并启动实施了《西城区“十三五”期间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行动计划》,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项文物保护计划。该计划着力推进列为文物的名人故居、会馆腾退保护利用工作,实现一批重大文物建筑的腾退、修缮亮相。“改变了以往文物单点腾退、靠项目带动的方式,实现了主题性、成规模、有计划的‘主动’文物腾退。”孙劲松表示,“十三五”时期重点是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文物价值突出、社会关注度高的47项直管公房类文物进行腾退保护,并以此带动一批社会单位管理、处于不合理使用状态的不可移动文物腾退保护,整体投入过百亿。

■“地百”改造明年完工

在“地百”改造工程项目中,目前已经完成地安门百货所有低端业态的疏解,因“地百”位于中轴路,地处重要景观地位,现已对地百商场沿街立面进行局部“削层、退台”的改造,突出传统建筑元素,较好地恢复历史街区的沿街风貌,完成整体改造,将提升什刹海地区周边景观。目前项目仍在进行之中。改造后的“地百”,将引入文创企业、科技企业、文创书店等企业;在“地百”四层还将引入文化交流中心,重现什刹海地区昔日文化及商贸产业的繁华。此外,建成后的“地百”,地下停车场也将扩容,将有百余个停车位。未来还考虑为周边居民提供错时停车。

■月坛体育场“变身”滑冰场

西城区体育局局长包川介绍,“十三五”期间,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和课外活动计划,深入推进青少年“三大球”工作。同时,挖掘推广冰蹴球、冰龙舟、冰嬉等项目,积极推广可拆卸仿真冰雪场地建设,在有条件的学校、街道建设20处仿真冰场地。规划建设月坛体育中心滑冰场,春、夏、秋季冰场上恢复为田径场,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预计2018年开建,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月坛冰场的建成,将形成与冬季什刹海、北海、陶然亭天然冰场相结合的,辐射全区的南北呼应的冬季体育健身圈,努力打造全天候运行的冰上场地供给。栏目主持:陶凤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6/1220/1745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