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大兴城乡接合部四年清退7000余家低端企业
大兴城乡接合部四年清退7000余家低端企业
北京商报讯(记者方彬楠)12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大兴区“两会”获悉,从2013年起至今,大兴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共清退7000余家低端企业,拆除违法建设2000余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8000余亩,共减少用水量1100万余吨,减少用煤量24万余吨。经核算,四年来,通过改造及产业升级,大兴城乡结合部地区共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000余吨、氨氮排放量78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600余吨、氮氧化物排放量700余吨。
低端产业多、安全隐患多、违法建设多,基础设施差、治安环境差、环境卫生差……当前,城乡结合部地区发展普遍面临着“三多三差”主要问题。“近年来,大兴区积极推进城乡结合部改造及产业升级,通过拆除腾退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结合部地区的‘顽疾’,从而达到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下降的目的,最终使得辖区空气治理和生态环境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大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村级工业大院发展工业模式一度盛行,工业大院内部小化工、小加工、小餐饮、小市场等低端产业多。城乡结合部地区聚集大量流动人口,治安环境差,村容村貌比较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
为推进城乡接合部改造及产业升级,大兴区最北端的西红门镇从2012年开始,用5年时间推动工业大院拆除,腾退960万平方米土地,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按计划,到2017年,新兴产业园区将彻底取代27个工业大院,以及这里的10万流动人口。
在西红门镇拆除腾退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大兴不断加大拆迁、拆违、拆除腾退和控制人口、控制违法建设的力度。目前,整建制拆迁26个村,拆除违法建设2000余万平方米。
同时,为彻底改变城乡结合部地区脏乱差的城市面貌,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从2013年起至今,大兴区共清退涉及家具制造、石材切割、汽修、物流等低端企业7000多家。
如今,城乡结合部改造取得逆转性突破,金融谷、电商谷等产业园区建成招商,中关村·大兴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挂牌成立,城乡结合部地区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大兴区城乡环境综合排名位居全市前列。
与此同时,大兴区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坚持把能源结构调整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以西红门镇寿宝庄工业大院和2#地块的拆除腾退工作为例:寿保庄工业大院拆除腾退企业商户397家,拆除承压锅炉131台、采暖燃煤锅炉17台、家用燃煤炉93个。2#地块的拆除腾退企业商户139家,物流大院4个,拆除承压锅炉31台、采暖燃煤锅炉78台、家用燃煤炉56个。
四年来,大兴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共削减燃煤锅炉1000余台,减少小煤炉近13000台,减少散煤使用24万余吨,通过逐步减少煤炭使用量,逐步优化调整能源结构,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
责任编辑:蒋梦惟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6/1220/17467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