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通州水厂已调试运行 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

通州水厂已调试运行 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实习记者 张利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断向前推进。11月27日,记者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两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开展,期间共需建设11座水厂。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何凤慈在会上披露,目前已经完成7座水厂的建设任务,“剩余4座水厂中,通州水厂、第十水厂基本具备供水条件,良乡、黄村两座水厂正在紧张建设中”。值得一提的是,通州支线、通州水厂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完工并正在进行运行调试,这也是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首批建成的基础设施项目。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期配套工程建设是依据国家对北京极端性分水量设计的三个建设周期划分,第一期工程是在2008年之前实现冀水进京,进水量达到4亿立方米。第二期工程则是在中线工程通水后,北京市室内配套工程需要具备接纳10.5亿立方米水量的能力,“为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二期的基础建设任务是完成6项输水工程,3个调蓄池工程和11个水厂任务,还有职能化设施管理工程。”何凤慈表示,目前北京市已经完成输水工程以及调蓄池工程,职能化信息网络的建设正在建设周期。

北京市水利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石维新告诉记者,通州支线、通州水厂原计划于2020年建成,结合国家战略实施以及重点区域城市规划、人口计划、用水需求,提前建成了两个项目,也是城市副中心第一批建成的基础设施项目,“目前通州水厂正在进行运行调试,水厂一期规模为20万立方米/天、二期为40万立方米/天,远期为60万立方米/天。”此外,河西支线、大兴支线等输水工程前期工作也正紧张推进,这几项工程将支撑北京西部地区、新机场区域用水需求,并开辟连通河北、北京两地配套工程的南水进京第二条通道,促进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目前已经有1100万北京市民喝到了南水,二期工程完工后,将额外为400万到500万北京市民提供南水。”石维新说。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6/1227/1756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