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中国社科院专家:我国有望实现两个“L”型增长轨迹

中国社科院专家:我国有望实现两个“L”型增长轨迹

北京商报讯(记者蒋梦惟 张畅)在12月28日召开的2016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年会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表示,如果中国能够正确的判断形势,遵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个大逻辑,用正确的促进方式引导经济,就有望实现两个“L”型的增长轨迹,即近中期和长期两个时间段。

蔡昉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下限是平均6.2%,上限是平均6.7%,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个期间就是可行的,即在近中期有望实现一个“L”型的轨迹,“如果从明年开始我们的改革红利逐渐显示出来,不用太高,就保持在今后四年平均6.5%的话,最后的结果会逐渐向上限靠拢。”不过从中近期看,“L”型轨迹的取得也得靠改革红利,必须得靠改革。

而在长期方面,蔡昉认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领域甚广,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例,这一改革将有效清除制度性障碍,引导劳动力继续从低生产率部门流向高生产率部门,即“库兹涅茨过程”,通过这种人口劳动力流动是改进生产率的。此外,被寄予厚望的“三去一降一补”既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能够提高资本的回报率,从而提高潜在增长能力。“与此同时,教育、培训、增强人力资本、生育政策调整可以增加未来的劳动力供给,以及附带需求侧的改革效应,但是更主要的、直接见效的、带来改革红利的措施是供给侧改革。”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6/1228/1759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