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我国将支持外资通过特许经营投建能源市政等基建

我国将支持外资通过特许经营投建能源市政等基建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我国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外资开放力度不改变的决心。12月29日,中国政府网披露了本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相关内容。会议用大篇幅明确了要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包括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外商更多投资生产性服务业,取消轨道交通设备等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等。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还确定将支持外资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能源、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业内表示,虽然基建对外资开放并不是新鲜事,但本次列举的几大领域以往很难见到外资踪影,或引发外资参与我国基建项目的新一轮热潮。

具体来说,会议共确定了四大项深化对外开放的措施。除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相关政策法、取消部分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支持外资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外,会议还提出,要以深化改革促开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对外资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简化外资企业设立、变更等程序,落实内外资统一的注册资本制度,取消外资公司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对业务牌照和资质申请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时限,缩短海关登记、申领发票等办理时间。

实际上,早在2013年,毕马威等知名机构相关负责人就曾公开表示,在未来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外资将成为重要力量,而且来自国外的经营者对这类投资领域表达出了浓厚的兴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张焕波也直言,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列举的几个开放外资投资建设运营的基建领域确实能够对外商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开放力度十分可观,“在今年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我国着重部署了对外开放的相关政策表达出我国一个坚决的态度,就是在各国去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情况下,我国仍然坚定的保持对外开放力度不会变的方向。”张焕波表示。

在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看来,原来外资在参与投资建设运行的主要是服务业、制造业,在本次会议提出的能源等四大领域占比相对不高,而这些行业短板、欠账很大,很多地区服务质量需要提升,结构也需要调整,此前主要依靠国企、政府投入,而现在这样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发展需要。张焕波也直言,这些行业此前外资想要参与投资建设运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本次明确放开不仅是因为这些基建领域有扩大吸引外资参与的需求,也与相关部门希望借此推动这些领域加大向社会资本、外资开放相关。“另一方面,能源、以及具有一定财力地区的市政项目都是有潜力的投资方向,外商一直跃跃欲试。”张焕波表示。

张建平表示,在这四大基建领域中,欧美日韩等国企业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尤其在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等方面竞争力明显,未来投资空间较大,尤其是比如水利在江河治理、水利工程维护管理等方,应该会为外商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6/1229/1760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