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十三五”我国将实现公立医院普通门诊下沉基层
“十三五”我国将实现公立医院普通门诊下沉基层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继出台“十三五”深化医改规划后,1月10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健康服务模式实现转变,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而具体到分级诊疗的实施手段,《规划》明确将控制我国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规模,支持和引导病人有限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作为本轮医改的重要部分,分级诊疗一直被视作缓解我国医疗需求过于集中问题的核心路径之一。在各级部门此前发布的深化新医改的方案、政策中,分级诊疗屡被提起。而本次《规划》也先后6次提到了分级诊疗。具体来说,《规划》在“十三五”主要任务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部分中将实行分级诊疗作为首要内容提出,比如: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基本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再次强调了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范围,尤其是大医院的职责,除了上述控制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规模等内容外,还提出要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稳定期和恢复期康复以及慢性病护理等服务。鼓励二级以上医院成立全科医学科。而且,《规划》还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能力提高及电子健康档案等工作,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和价格政策,促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建立。将军队医疗机构全面纳入分级诊疗体系。
上海交大卫生政策与医务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汪兆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和功能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想要维系住构想的分级情况,与医疗机构相关的体制、机制和人才也要跟上步伐。
汪兆平表示,我国的医疗机构一直处在行政体制森严的环境下,大医院“以药养医”更是普遍情况。优秀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里的大医院,县级和基层的医疗机构很难获得体制倾斜,这也解释了医疗资源下沉为何会如此困难。在汪兆平看来,营造一个有秩序、市场化的医疗环境是解决当前医疗资源严重聚拢,保证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人尽其用的关键点。这样一来,既能引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良性竞争,也能让一些体制内的医师愿意跳出,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活力。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保障了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之后,利益分配也将是未来几年分级诊疗制度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一旦占据了收入大头的普通疾病病源被下级医院瓜分,三级医院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势必会受到影响,医生收入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责任编辑:蒋梦惟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7/0110/17757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