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两会关注】个税改革牵出资本利得征税难题

【两会关注】个税改革牵出资本利得征税难题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作为直接影响民众收入高低的税种之一,个税改革的一举一动都颇受瞩目。1月17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一直以来,我国个税改革都陷入了一个怪圈,即各界的关注焦点都只集中在起征点是否上调、如何上调上,目光略显狭窄,“起征点只是改革的一个方面,其实更重要还是实现现有税制的调整。”诚然,纵观整场个税改革,税率如何灵活调节、税收抵扣项如何确认、以家庭为单位课税是否可行?都是值得反复推敲的关键。

1482886072413246

在刘桓看来,历经数年的经济形势变化,目前个税的多项规定都与居民实际生活有所脱节,纳税人纷纷期待改革能够真正实现低收入群体负担减轻,高收入群体责任加重的收入分配目标,“由于民意广泛关注且乐见其成,个税改革正式启动后,推进速度应该会比较迅速。

然而他也直言,目前我国个税税制设置得过于简单,只向工资薪金征税,类似于国外的工薪税,但实际上随着经济发展,薪金收入在居民整体收入中的比重逐年降低,目前仅占六成左右,其余包括投资盈利、股票获利等大笔收入却不用课税,从而导致劳动所得税高、资本所得税低。“假设某人的月工资超过8万元,应收45%的个人所得税,”刘桓向北京商报记者举例称,但若是在股票市场赚得8万元,股息税为20%,更别提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股息仅为10%,这就形成了收入越高、税负越低的怪象。

“但若是因此盲目加重资本活动的税负,则又会对资本投资产生负面效应,税制调整就陷入了两难之中。”因而刘桓建议,可根据资金实际支出方式调整税率,“如果收入都转化为储蓄为吃利息,那么理应提高税率,而如果收入投入到股票市场或者创业等风险投资,则需适当降低税率以示鼓励。”

不过横亘在个税改革之路上的,远不止起征点这一道坎。不少业内专家认为,仅仅提高个税免征额,既不能解决地区间生活成本差异问题,也无法解决同一地区个人和家庭具体情况不同所带来的生活成本费用差异问题,个人所得税制还应该有专项扣除,以更切合每个人和家庭的具体情况。

“去年我国个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例仅为6.9%,如此低的比例难以全面承担收入再分配的职责”,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表示,个税改革可以先考虑合并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让劳动所得有同样公平的税收待遇,而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基本生活费用,还要考虑一些对生活费用有直接影响的大笔支出,如赡养老人抚养儿女支出、住房按揭贷款利息支出等”。

此外,房贷利息抵扣个税的提议,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财政部部长的楼继伟在谈到个税改革问题时曾披露,新体系下房贷利息、教育和抚养子女费用将可减税,一时引起热议。不过有专家指出,该提议若真正实施,受惠更多的还是买大房、供款多且利息高,并且收入本身也高的群体。

明确了应税金额和抵扣项,稳步推进的个税改革还盘算在应税对象方面酝酿一个“惊喜”。有分析指出,仅以个人为单位的税制,对于双收入家庭与单收入家庭会造成明显区别与不公而当前的所得税制还忽视了不同收入者的正当支出差异,譬如家庭需要抚养的儿童与老人数量,每个月需要支付的房屋贷款利息等,因而未来以家庭为征收单位或将成为可能。

不过在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税收研究室副研究员蒋震看来,由于中国人的家庭结构更为复杂,目前还不宜以家庭为单位征税,应等到信息条件成熟之后再探讨优化。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也直言,虽然以家庭为单位征在形式上更加合理,可以充分考虑家庭总收、赡养老人数量、抚养孩子数量等具体情况,但目前我国在制度、管理以及技术上都存在不足,因而短期内难以落地实施,“但不可否认的是,按家庭计征是未来税改的发展趋势之一。”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7/0117/1786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