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财政部否认赤字超预算6000多亿元
财政部否认赤字超预算6000多亿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针对业界热议的“去年财政赤字超预算6000多亿元”,1月24日,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财政赤字不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简单相减得出的结果,而要综合考虑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众多因素,严格按照公式计算,去年的赤字与预算基本持平。
1月23日,财政部公布了去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随即就有媒体通过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相减,得出去年财政赤字超过人大预算6489亿元的结论。有财经专家公开表示,去年北京市财政收入才首次突破5000亿元,2015年青海地方财政收入只有252亿元,超预算财政赤字比一地全年的财政收入还要多,着实超出预期。
对此,财政部相关负责人直言,财政赤字的统筹考虑因素包括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动用结转结余资金等因素(这些资金实际来源于以前年度财政收入,不能再重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因此,我国财政赤字的准确计算公式为,财政赤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动用结转结余资金)-(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转下年支出的资金)。
例如,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69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878亿元,如果简单将两者相减,则差额为23609亿元,比当年全国人大批准的财政赤字目标16200亿元多7409亿元。而按照公式计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0亿元、动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7236亿元,收入总量为160505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27亿元,支出总量为176705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全国财政赤字16200亿元,与全国人大批准目标一致。
“因此,去年所谓超出预算的6489亿元,即为当年全国财政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以及动用的结转结余资金,其中主要是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盘活存量资金的要求和预算管理制度规定,加大结转结余资金使用力度的结果,没有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赤字与预算持平。”上述负责人表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前我国财政收入曾多年出现较大幅度超收,随后财政部门决定将超收部分设置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收支缺口,而结转结余资金则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我国每年的可支配财力与最终支出都应将这类资金纳入计算”。
责任编辑:张兰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7/0125/17973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