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我国总人口2030年前后达峰值

我国总人口2030年前后达峰值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我国人口发展顶层设计出炉。1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今后15年全国人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即《国家人口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十三五”时期出生人口有所增多,“十四五”以后受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死亡率上升影响,人口增长势能减弱。总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此后持续下降。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在2030年达到1/4,老龄化形势严峻。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年均自然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2015年末总人口为13.75亿人。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下降至113.51,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6.1%,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1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家庭户均人口规模减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6.34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20.1/10万和8.1%。,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23年。

而《规划》指出,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版》预测,今后较长时期内世界人口将保持上升趋势,人口总量将从2015年的73亿上升到2030年的85亿,2050年接近100亿,发展中国家人口占比继续上升,中国人口占比持续下降。世界多数国家已经或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老龄化水平及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规划》预计,今后15年,我国除了在2030年前后达到总人口峰值外,劳动年龄人口在“十三五”后期出现短暂小幅回升后,2021-2030年间将以较快速度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趋于老化,到2030年,45-59岁大龄劳动力占比将达到36%左右。而且,“十三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稳增长,2021-2030年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总量不断增加。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下降,到2030年降至17%左右。

也正因如此,业界坦言,本世纪中叶前我国人口总量将保持在13亿以上,人口对粮食供给的压力持续存在,人口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始终突出,人口与能源消费的平衡关系十分紧张。而且,人口老龄化加快会明显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凸显劳动力有效供给约束,人口红利减弱,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小型化和空巢化家庭抗风险能力低,养老抚幼、疾病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日益突出。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积累的社会风险不容忽视。

而《规划》也表示,总的看,未来15年特别是2021-2030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因此,《规划》提出,我国要将总和生育率逐步提升并稳定在适度水平,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2030年达到14.5亿人左右。《规划》又一次提出,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政策,有效挖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7/0126/1799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