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京津两地高铁有望实行月票制
京津两地高铁有望实行月票制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2月6日,天津市市长王东峰在中央媒体“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采访团座谈会上透露,目前“轨道上的京津冀”已初步形成,下一步三地将着眼于降低通行成本,带动更多人流、商流的流动互通,“目前,北京天津两地部门正在研究实行两地高铁月票制,以及取消高速公路通行费”。分析认为,作为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交通设施完善至关重要,不过在关注主干道建设的同时,县城、乡镇的交通“毛细血管”工程也要跟上脚步。
王东峰介绍,目前京津冀交通的互联互通正在加速推进,三方正着眼于大交通体系,加快区域性铁路、公路、海空港一体化发展。其中在铁路方面,京津城际及延长线、津秦、津保、京沪等5条高铁建成通车,京津保核心区1小时通勤圈初步形成。京滨、京唐城际取得国家核准,先期工程开工建设。公路方面,京台、京秦高速天津段建成通车,唐廊高速天津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高速公路“断头路”、国省干道“瓶颈路”加快打通。“目前,京津冀公共交通一卡通已经在12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今年要争取京津冀所有公交的一卡通行。”王东峰表示。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交通互联互通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也搭上了快车道。去年12月,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根据该规划,到2030年京津冀地区将基本形成“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而在2020年前,京津冀将实施北京至霸州铁路、北京至唐山铁路、崇礼铁路等9个项目,总里程约1100公里,初步估算投资可达247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后京津冀还将签署立法协作框架协议,建立法律文本交叉备份、联合拟法、干部交流等协同立法保障机制,加强公路管理、运输管理、水运港航等重大立法项目联合攻关,共享立法成果。“在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能够实现均衡且快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交通设施的完善,带动了上海先进产业向周边地区扩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员马庆斌表示,因而要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必须将交通作为先行领域推进。
在马庆斌看来,交通协同发展不仅要通公路、通铁路,更重要的是信息领域紧密连接,诸如已经落地的公交一卡通互通以及其他银行、手机通讯费等服务设施,未来还应涵盖医疗和教育,让“通”更加具有意义。“此外,在未来的交通建设方面,三地不仅他要强调主干道的“一环四纵四横”,针对通往县城、乡镇、农村新型社区,包括景区、开发区的“毛细血管”等交通设施,也应加大建设力度,从而真正实现人流、物流快速流动,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马庆斌表示。
责任编辑:蒋梦惟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7/0206/18020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