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一号文件明确三大渠道撬动社会资本投农业

一号文件明确三大渠道撬动社会资本投农业

W020150407558690532305

526171694073932155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如期而至,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我国将如何保持对农业的投资规模,成为了众所瞩目的挑战之一。2月6日,国新办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在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对“三农”的投入无法再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如何筹集农业农村发展的建设资金成为了“非常头疼的问题”。为此,在一号文件中,我国已明确推进农业PPP项目、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支持闲置宅基地做旅游产业等三大渠道,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

以财政资金为“药引”撬动社会资本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十二五”期间对“三农”的投入也基本维持在两位数,其中,2015年,我国用于农林水的财政支出达到17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速度。根据国家发改委资料,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的比重已经第五年连续超过50%。

但唐仁健本次在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财力增收也很困难,不像以前那样可以两位数以上的、大幅度的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但另一方面,农业农村发展在“十三五”期间,投资和建设的需求很大,任务很重。具体来说,经测算,在“十三五”时期,仅在供水、道路、电力、通信等方面,我国需对农业投入3.4万亿元,其中仅农村公路建设的养护资金就需要3400多亿元,这比“十二五”时期高了3倍有余。然而截止目前,已经落实的、看得到的资金大约只有所需投入的1/3。

“在经济下行、财力增收困难的背景下,怎么筹集农业农村发展的建设资金,确实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唐仁健表示,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情况非常严峻,但中央财政在支持农业方面的投入总量必须适度增加,除了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之外,更要把财政资金作为“药引子”,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更多投入农业和农村的建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表示,此前我国农业领域的投入资金多由政府主导,并不经常专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但本次一号文件花大篇幅列举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农业,实属难得。

对此,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压力较大,但另一方面,现在实体经济尚不景气,这种做法也畅通了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为投资指明了新方向。

推动PPP项目进入农业领域

唐仁健表示,实际上,一号文件已经就利用财政有限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列举了数个办法,最先被提及的就是人们熟知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30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入库项目共10828个,其中农业领域PPP项目仅108个,占比不足1%,相比之下,数量最多的市政工程领域PPP项目占比高达35.5%。

为了推进农业领域PPP项目,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就曾发布《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模化大型沼气、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项目。

此外,唐仁健本次也表示,除了PPP之外,我国还将通过以奖代补、贴息、建立担保机制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此外,还可以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贷款银行出现风险时给予一定的补偿;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的投资基金,补全农业领域的空白;加大政府债券,特别是专项债券,加大对地方农业农村基础建设项目的支持。

“如果这些措施用得好,就能建立起金融和社会资本下乡的‘导流渠’,也能够疏通资金回流农村的‘毛细血管’,至少在‘十三五期间’,农村建设中庞大的资金缺口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唐仁健说。

以食品为切入点纵向掘金

业内人士表示,部分PPP项目之所以“叫好不叫座”,很大的原因就在于部分领域很难获得盈利,逐利的社会资本不愿进入。农业往往被看做带有较强公益性质的产业,即使政府愿意在短期内以补贴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该产业,但要想保持投资资本投资的稳定性,还需要从产业自身挖掘潜力。

对此,唐仁健指出,与以往仅仅着眼于田头的初级产品不同,一号文件本次着重探讨如何加快科技创新,为社会资本降本增效,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和“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目前,中央厨房在上海、山东等东部地区发展势强劲。

张红宇也向记者解释称,为了给社会资本提供更多投资渠道,现在农业不断纵向掘金,由原本单纯提供农产品,在粮食收获之后就完成了本轮任务的第一产业,拓展到涉足加工业、产品营销,实现了第一、二、三产业的联动。

如此一来,以前社会资本只能围绕农产品本身进行投资,但是现在不仅可以建立生产基地,也可以就中央厨房等加工业和餐饮门店等营销业务“做文章”,此外,根据不同农产品的运输半径,还可以带动储存业务、冷链技术发展和交通运输业,“虽然这样的模式目前在上海发展较好,但北京也可以在郊区建设生产基地和中央厨房,制作成品后在京销售,同时运用互联网手段将货物销往各地,助力农业转型发展”,张红宇说。

支持闲置宅基地做休闲旅游养老产业

如果说打造食品和加工产业链的完善是农业在进行纵向掘金,那么拓展旅游、养老等产业,则彰显了我国农业在横向发展上的意图。唐仁健表示,从2004年至今,中共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工作”的,今年的一号文件又与时俱进地提出来一些新举措,譬如在用地政策方面,这次提出,闲置宅基地利用和允许村庄整理节约的土地,可用于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

张红宇表示,农业横向发展为自身提供了旺盛的成长空间,以前农业只专注于提供农产品,现在可以将顾客带到田间观光旅游,甚至亲自采摘农产品,由此发展“农家乐”,也可以衍生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传统进行文化传承或保护,此外还有环境治理、治污等领域,这也为社会资本提供了多种投资渠道。

对于农业未来的发展,张红宇分析称,下一步,如何满足客户的高端化、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将成为农业需要关注的焦点,如果能把这些方面做好,农业所蕴含的商机将更进一步显现出来。他以农产品举例称,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少低筋小麦、适口性一般的水稻,这些诚然是生活必需品,但现在部分家庭有自行烘焙的需要和爱好,市面上就可以提供高筋小麦、有机水果、无公害蔬菜等。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林子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7/0206/1802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