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京津冀200余家医院将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京津冀200余家医院将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定于本月启动的北京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有了新进展。2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北京市市长蔡奇明确表示,今后北京50多家医院将与天津、河北的150余家医疗机构合作,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据悉,京津冀三省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试点目前已启动,三方明确了第一批试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的有27个项目、132家医疗机构。在跨区域合作方面,北京儿童医院跨省托管河北保定市儿童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与河北部分医院肿瘤科密切合作。积水潭医院与崇礼县人民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阜平县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与平山县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而在北京市内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天坛医院新院今年底将进入试运行。北大医院城南院区、天坛医院迁建等11项重点工程正加快实施。北京在五环外建设了北大国际医院、清华长庚医院等33家医院或院区所构成的医疗服务带。
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我国就有接近2.5亿流动人口,其中有大量流动老人、慢性病患者,对异地就医报销有着迫切的需求。实际上,按照国家要求,2017年底前,各地异地安置人员全部将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今年1月初,京冀两地首次开通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首选河北燕郊的燕达医院作为试点医院,在医保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在燕郊居住的北京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安置手续后,可在燕达医院持北京的社保卡实现就医直接结算。未来在京津冀会探索更多的试点。”北京市人社局局长徐熙表示,继此前在燕郊燕达医院开设异地医保直接结算试点后,北京将按照国家规定的步骤逐步推开这项工作。
同时,徐熙透露,2016年底,本市已按照国家要求,完成医保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障卡用卡环境改造,与国家结算平台对接联通;并与人社部签订了《首批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责任书》。作为首批启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省市,北京市将依托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力争在2月底前率先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结算系统要全国联网是实现医保全国漫游的基础,“各地的制度、技术标准要衔接,各种手续、规程也必须衔接一致。尤其是计算机系统,双方的系统必须兼容,才能做到异地结算。”
值得注意的是,对地方医院和医保中心来说,异地报销第一难,就难在“标准”上。有业内专家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由于经济水平、医保筹资量、医院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各地报销比例和药品目录千差万别,一直成为异地实时报销推进的阻碍。对此,日前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出台新政,对跨省就医的报销政策、资金管理方式都有了明确的说法:药品目录、诊疗项目按就医地的范围;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则执行参保地政策。患者异地治疗的费用中应由医保支付的部分,则在地区间“先预付、后按月清算。
责任编辑:蒋梦惟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7/0207/18036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