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金融街今年计划封堵开墙打洞380处 周边商业有望实现转型升级
金融街今年计划封堵开墙打洞380处 周边商业有望实现转型升级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2月14日,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在新文化街启动了封堵开墙打洞行动,76户商家的沿街门脸将得到整治,而封堵完成后的街巷,还将按照原有特色进行整体设计,降低商业色彩,以期恢复胡同的宁静。据介绍,包括金融街街道在内,今年西城区计划完成7000处、15万平方米拆除任务,同时力争治理不少于3000户“开墙打洞”。
新文化街位于西单以南、宣武门以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克勤郡王府(现实验二小)、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鲁迅中学)等均坐落于此。金融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一些私自搭建违建、开墙打洞经营的现象,让这条街两侧多出了许多副食店、小饭馆、小超市等低端业态,导致环境脏乱、交通拥挤。沿街往东看去,街面两侧密集排列着门脸房,不少餐饮、超市、美发、旅馆等商户大多数面积只有十几平米,这种对临街民宅随意拆改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容。据介绍,今年2月底前,新文化街总计76户商家“开墙打洞”的治理工作将全部完成,届时胡同将重归宁静,而根据规划,金融街街道将在6月底前实现封堵“开墙打洞”380处,拆除违建9500平方米的工作目标。
作为北京第一个大规模整体定向开发的金融产业功能区,目前的金融街集中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等中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以及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资产集中度位居全国前列。“早先金融街是按照CBD模式建设的,但在商业配套设施规划方面出现了一定欠缺,随着金融机构逐渐入驻,白领集中的日常需求导致了小饭馆、副食品等‘开墙打洞’低端业态的出现”,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长此以往,势必将影响金融街形象和整体功能的发挥。
在洪涛看来,借着整治“开墙打洞”的契机,金融街街道商业业态有望实现整体的转型升级,“例如迎合当下盛行的O2O模式和体验式消费,对保留下来的商业设施进行智能化和特色化的升级,或者是购置自动售餐机等新型设备补充需求缺口。”不过他也提醒,发展新型商业尤其是餐饮业要注意规避起步阶段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确保提供产品符合卫生等相关标准。
据了解,金融街街道封堵开墙打洞行动,只是西城区各街道当前开展的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根据西城区“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总体部署,2017年全区将着力开展违建拆除和“开墙打洞”整治、“七小”门店整治、老旧小区综合提升、区域性市场疏解、棚改等专项行动。拆违方面,西城区全年计划完成7000处、15万平方米拆除任务,并实现道路街面沿线违建全部拆除,确保新生违建“零增长”。同时力争治理不少于3000户“开墙打洞”,恢复城市原貌、增加绿地,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蒋梦惟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7/0214/18127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