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2013,改革的“大年”
2013,改革的“大年”
2013年尚有一天才结束,但2013年的历史地位已呼之欲出。改革有大年小年,假以时日,2013年或许与1978年和1992年一样,成为改革的“大年”。
在年初,虽然“八项规定”已让全国民众眼前一亮,但疑问仍挥之不去:作风真的会改变吗?
在年初,虽然习近平履新总书记后的出京第一站就选在了改革重镇广东,但疑问同样挥之不去:改革真的会重启吗?
一年时间,超出预期。1月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3月的“壮士断腕”,6月在“钱荒”面前的货币定力,7月的利率改革,8月的“营改增”,9月的上海自贸区挂牌,10月的公司注册制改革“惊雷”,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12月的国资改革“第一枪”,一年下来改革没有冷场过。
即使到了年末,仍有惊喜。
在昨日,审计署发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的政府性债务约30.2万亿元。一直处在传言中的5级政府负债情况揭开面纱,向市场和公众交底。数字不可谓不高,但条分缕析之下,其实符合市场预期,风险需着手防范,但在掌控之下。我们害怕的不是靴子,而是迟迟没有落地的靴子。地方债不再是国家秘密,是改革的自信。
同样在年末,新华社公开报道衡阳贿选一案,披露的情况自是惊人。但中共中央敢于让这个“丑闻”曝光,不怕把脓包捅破,既彰显了反腐的决心,也透露着改革的刮骨疗毒勇气。藏着掖着是没法改革的,对症才能下药,直面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衡阳贿选“脱敏”,是改革的勇气。
我们对问题有解决自信,对丑闻有直面勇气,是因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自“八项规定”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以及经济改革招招受到好评,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和变化。前两项,“八项规定”不松口,纠正“四风”不懈怠,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后一项,亦看得见摸得着,权力正在归还市场,发改委遇冷,注册制改革一炮打响,各个条条块块的改革都在骚动,或者不得不骚动,让市场看到了希望和变化。对于习李新政,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所展现的改革腕力和强人风范,即使是最挑剔的批评者,想必也会被征服。而习近平近日轻车简从在庆丰吃包子的图片和视频,更是为这长达一年的蜜月以高潮收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没错,是知行合一。
我们说过去这一年是改革的蜜月,并不是说这一年的改革迎合和满足了所有人的利益诉求,也不是说改革事事如意,势如破竹,恨不得革故鼎新一朝功成。这一年,有太多的变化和改革值得点赞,高呼“这一次是真的改革”的边际效应在递减,因为动真格的改革比比皆是。除非是傲慢与偏见,否则不会对这变化和改革无动于衷。
2014年即将到来,人们有理由期待更波澜壮阔的改革,有理由对改革者掀起这波澜壮阔的改革抱以信心。作风、反腐、城镇化、收入分配改革、自贸区……还是那句话,给理想一点时间。只是在2013年说这句话的时候,多了一分底气。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3/1231/181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