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内分泌失调事小,权力烟瘾事大

内分泌失调事小,权力烟瘾事大

据媒体报道,面对中央的“禁烟令”,在河南省移民办,一位干部表示,他非常拥护国家出台领导干部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政策。“不过这需要过程,不能着急。很多喜欢吸烟的领导已经养成了习惯,很难一下戒烟,这样身体容易内分泌失调。因此应该慢慢来戒,需要一个过程。”

皇帝不急太监急。“领导”不说话,“干部”抢先发言,不知道是真关心领导呢,还是把领导当做挡箭牌了。

反对一项政策的理由有好多种,但拿得上台面的往往是最避重就轻的。拿内分泌失调说事,不被当成笑话才怪呢。

首先,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已做出明确规定,此次“禁烟令”只不过是重新强调。但在“八项规定”的大背景下,“禁烟令”的震慑作用可能更强。既然有法可依这么多年了,就别因为一直没有“依”而习以为常而矫情发嗔了。

其次,“禁烟令”的要害在于将禁烟范围延伸至党政机关的公务活动中,并明确“公务活动承办单位不得提供烟草制品,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要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使用或变相使用公款支付烟草消费开支”。

也就是说,你在家爱怎么吸烟就怎么吸烟,只要家人忍得了,法律就不能强行干预到这一块私人领域。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都是一样的。同样,你用自己的钱买烟抽,也是爱怎么买就怎么买,法律同样不能干涉这一项自由。但将烟草消费在公务活动中“公款化”,政策要过问,法律要过问,纳税人也要过问。政府要过紧日子,如果好烟照抽,好酒照喝,好楼照盖,那就不是紧日子,而是神仙日子。国家财政要用到刀刃上,而不是吃喝上。

“禁烟令”若得到有效贯彻,会有一些所谓的不好影响,比如国家财政在烟草上的巨额税收可能会大幅缩减,比如各地的纳税大户烟草公司可能效益递减,但市场经济本身就不欢迎这些建立在权力链条上的吃喝经济和腐败经济,这也是我们改革的断腕之举。此外,烟草这种商品,用来送礼既不招眼,收礼的人又能随时到礼品回收店“套现”,简直就是安全腐败的不二选择。因此,拿公款烟草开刀,体现的恰恰是本轮反腐的特点,那就是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抓,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抠。

在上述报道中,有的官员对“禁烟令”称搞不懂,有的官员则抱怨管得太细,其实不然,当公款烟草变成官员迎来送往的“安全岛”,腐败的底线也渐渐被拉低了,很多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不良作风也就成潜规则了。温水煮青蛙,时间长了,就成积习,改革的成本只高不低。因此,“禁烟令”禁的不只是烟瘾,也禁的是权力烟瘾。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4/0102/18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