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金融圈“改革派”郭树清拟赴任银监会主席

金融圈“改革派”郭树清拟赴任银监会主席

002511e1df69101741e109

在现任主席尚福林即将退休之际,银监会或迎来一位“老面孔”。2月23日有消息称, 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将接替尚福林,出任中国银监会第三任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是位不折不扣的金融圈“老干部”,曾先后在央行、外管局、建行、证监会等金融机构任职,在担任山东省省长的四年间,也曾对当地金融领域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因此他的赴任更被市场看做是“回归”金融系统。不过对此消息,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尚不予置评。

银监会主席交接在即

现年65岁的银监会第二任主席、党委书记尚福林,掌舵五年多后即将卸任。2月23日有媒体报道,接替尚福林的将是现任山东省省长、现年61岁的郭树清。虽然这一消息没有得到银监会的确认,但同日,有消息称,郭树清已经于23日傍晚回京,之后几日就将前往中央组织部。

从工作履历来看,这并非是尚福林和郭树清二人的首次“碰头”。2011年10月,时任建行董事长、党委书记的郭树清,曾接替尚福林出任证监会主席、党委书记。彼时卸任的尚福林,以9年的任期成为“在任时间最长的证监会主席”。

随后,尚福林转任银监会主席至今。在此5年间,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银行业告别高增长、各类风险不断暴露,银行业驶入了转型发展的深水期,尚福林这一届监管者的挑战甚为艰巨。尚福林十分低调,极少接受专访。业内对他的评价是沉稳、务实,是一位颇具“中国特色和政治智慧”的监管者。

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更是对他有过很高的赞誉。1982年至2000年,尚福林在央行工作了18年。期间,朱镕基在1991年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央行计划资金司(现在的货币政策司)副司长的尚福林,充当了朱镕基清理“三角债”的操盘手,至1993年,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清理任务。尚福林的铁腕和效率被朱镕基发现并深得其赏识,“飞来的尚福林”,是朱镕基总理当年对四十出头的尚福林的夸赞。

而后,尚福林在2000年2月出任农行行长、党委书记;2002年12月出任证监会主席、党委书记。

“改革派”郭树清回归

与尚福林的工作轨迹略有相似的是,郭树清也曾先后在央行、商业银行、证监会等金融机构任职。

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3月,郭树清出任央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并接替吴晓灵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2005年3月,郭树清出任建行董事长,入主后两百多天,完成了海外上市的破冰之旅;2011年10月,接替尚福林出任证监会主席。

虽然郭树清担任证监会第六任主席,任职不过18个月,是证监会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主席,但在任职期间,郭树清曾掀起一股“新政风暴”。自他上任伊始便直面发审制度,惊天一问“IPO不审行不行”;为重振投资者信心,郭树清还着手应对内幕交易问题,并采取更严格的股票上市标准。有统计显示,自郭树清2011年10月上任,证监会平均每六天就出台一项新政,一年多达70余项政策落地。

郭树清少有的地方工作经历,也有金融领域密不可分。除了在1998年出任贵州省副省长时,分管外资、旅游和金融,郭树清更被外界熟知的,是他作为山东省省长期间,对山东金融领域大刀阔斧的改革。

山东历来是我国经济大省,GDP更是长期紧追广东和江苏,位列全国三甲。但与之不符的是,其金融资源长期仅占全国的不到7%。2013年底,郭树清从证监会空降山东,上任131天便推出了山东金改22条,成为山东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此同时,郭树清为大量地方干部培训金融知识,并充分利用其在金融系统内的人脉,推动中央金融系统官员“转会”山东,几乎为每个地级市都配置了挂职的金融副市长。

郭树清的金融人脉之广,从他在任时会见的机构领导名单就可一目了然。据不完全统计,郭树清在山东会见过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以及四大行董事长、浦发董事长、光大集团董事长、上交所、深交所等各大交易所一把手、人寿保险董事长、泰康人寿董事长等机构领导,为山东带去了大量的金融资源。

由此,郭树清可以称得上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金融圈“老干部”。

此时回归是否暗示改革

此时郭树清的“回归”,也让外界猜想不断。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近年来中国金融业态高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风险。A股大幅波动印证了金融系统的脆弱,金融风险也引起高层更广泛的关注。钱荒、股市大波动、人民币持续贬值、资本外流、债市暴跌、高杠杆等金融风险,让市场再度唤起高层级金融改革的呼声。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业去杠杆、防化风险都被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明确提出要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

郭树清正是一名坚定的“改革者”。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郭树清多有论述,例如,2012年时任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曾公开撰文提出,不能创新是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最大风险。“上市企业不能破产,市场化并购太少,公司信用类债券几乎没有违约,这都是很奇怪的现象。按道理债券违约应该是经常发生的,就像破产和倒闭一样,我们这里也没有,尤其是最近几年没有,很奇怪。但实际上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既没有化解,也没有消失,既没有分散,也没有转移。在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情况下,金融体系的风险在日益积聚。所以,和经济体系一样,创新不足是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最大问题。”

这也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个人微博上不吝对他的溢美之词:郭树清做证监会主席一年多,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使行业更加充满活力,竞争和创新成为现实。

而这位颇有名气的官员,给外界更多的印象,是一位长相清秀帅气的“学者型官员”。不过,一位郭树清的老朋友表示,必要时,他可以表现得非常强悍,“如果世界是一个牡蛎,郭树清可能会选择用刀把它撬开。”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7/0223/1825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