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改革,走你

改革,走你

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做政府工作报告,全篇77次提到“改革”二字,向全国人民做改革动员。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这已成为李克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风险和收益是一一对应的,无限风光在险峰。最大的红利,也同时意味着最大的困难。改革若是轻轻松松就可实现,我们也就不用时刻提防南美陷阱、龙舌兰危机和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的新兴市场危机。

改革是断腕,是刮骨,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是既得利益阶层愿意让渡一部分利益以平息贫富分化和阶层对立,是政府削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是最有话语权的一部分人动自己的奶酪。

还有比这个更难的事情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正在做的事情。李克强在报告中说,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我们处于一个改革的历史佳位。公众既积攒了足够的改革的热情和期待,也没有因时间太长而患上改革疲劳症。在危机感面前,从庙堂到江湖都达成了共识,我们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甚至已经通过雾霾来倒逼我们转型;我们无法一直通过要素投入来获得经济增长,否则我们的家底就会被吃空;全球化福利和入世红利在过去对我们青睐有加,然而发达国家决意终结我们的优势,通过TPP等更高标准的自贸区挤压我们的竞争优势。我们廉价优势不能抱着不放,话说过来,通过压低国内劳动力和知识的成本,又算得了什么优势呢?

我们必须承认危机感,既来自国内公众对幸福感的渴望压倒了对GDP的迷信,也来自外部环境的磨刀霍霍。1978年的危机感造就了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黄金发展。那么,当前的危机感为什么不能如法炮制呢?所以我们要一鼓作气,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推动的改革“蜜年”氛围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所集聚的改革人气和心气中,迅速打开改革的局面。当改革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人受益,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捍卫改革利益,从而抵消既得利益阶层的阻扰和抗拒。过去一年,改革、反腐和整风,犹如强光三道,让不愿改革的既得利益人群一时不知所以,不敢直视,纷纷低头躲避,这正是改革的时间窗口、历史佳位。

李克强说,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改革必须解决群众的呼声,否则谁来做改革的拥趸?群众希望能过得体面,希望有供晋升的社会阶梯,希望寒门也能出贵子;改革必须顺应市场化的导向,通过市场的效率,不论所有制和血统,人们平等竞争,机会平等,才不怨天尤人而甩开膀子;改革由易入难,以共识破冰,或疾或徐,节奏和分寸的掌握,决策者的勇气、智慧和艺术,决定着我们改革成本的高低。无论从哪个层面改起,都只是一个声音:改革,走你。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4/0306/18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