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别起征点和综合所得税统统没了动静

别起征点和综合所得税统统没了动静

但凡问到个税,必问起征点(实际上是免征额,将错就错吧)调不调,人民群众就这点朴素的愿望。自上一次调整起征点至3500元,已经快三年了。昨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简单提高起征点的做法不公平,不能体现家庭的差异,下一步要做的是把分项征收改成综合所得税。也就是说,个税起征点再上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那个建议起征点提至3万元的委员,群众只能是说句谢谢了,知道你也只能帮到这儿了。

部长话说得没错,更能体现税负公平的综合所得税,减负力度更大,也更人性化。把家庭这个重要参数考虑进去,把个人的各种收入考虑进去,才不至于使得个税税负不均,不至于使得个税沦为工资税。夫妻双方是不是都是全职工作,有没有赡养老人和抚养小孩的责任和支出,有没有房贷等等。若能统统纳入考虑,自然是极好的。

好处一箩筐,为何在我们国家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因为这种税制需要纳税人纳税意识强,自愿服从程度高,同时征税机关能够胜任精细化管理,工作效率高。不可否认,我们现在的税收征管还比较粗线条,个人收入信息难以被有效识别,工商、税务、银行、海关、保险、审计等部门尚未完全联网和共享信息。于是,工资类的收入好征,财产类的收入则难以统计,在这方面,税务部门有些力不逮心。早些年,财政部自己的研究所都发文说,我国按家庭计征个税不可行,成本和复杂程度都难以驾驭。

说这个,不是给税务部门找台阶下,好让他们慢慢地等待“条件成熟”,从而让综合所得税从“喊破嗓子”变成“甩开膀子”。盼头也给了,困难也说了,而且都是自己说的,可不能让综合所得税的改革干等着,待舆论聚焦时又和盘托出上述种种困难。既然改革剑指综合所得税,那就得迈出脚步,大路狂奔也好,过河拱卒也好,不能只是强调困难,而不强调进展几何。

有句俗语叫做竹篮打水,两手空空。别起征点按下不表了,综合所得税这里也迟迟没有动静,那老百姓可就是傻等了。起征点再不合理,提高一点是一点,都是真金白银的减税和减负。对于很多中等收入群体,3500元的起征点仍然覆盖有限,而中等收入群体往往是消费的主力。所以,提高起征点,就是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定向减税,就是刺激他们得以扩大消费。

人们常说,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通常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们希望,在关上起征点上调这扇门后,能够看到综合所得税这扇窗有打开的迹象。否则,还不如给老百姓一些实惠,哪怕综合所得税有朝一日落地了,起征点再向下调都是可以的。萝卜一直在眼前晃,怎么伸脖子也吃不着,还不如低头吃点草根树叶啥的。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4/0307/18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