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改革,转巨石于万仞

改革,转巨石于万仞

近期,有三个改革的小故事,彼此并无干系,却都道出改革的不易。

在近一周来汹涌的争议声中,央行昨日首度正面回应互联网金融监管,表示近期监管加码只是为了防范风险,互联网金融需要适度监管,其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从未变过。

“央妈”难做。一边是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一边是默认在自己眼皮底下野蛮生长的孩子,说句螟蛉义子也不过分。监管,可能将创新扼杀在摇篮里;不监管,明眼人都知道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金融带着风险呼啸而来。风险已经被理性感知,但是风险从来没有大规模地爆发过,这让风险的监管不容易使人信服。人们看到的只是互联网金融如何高效便捷,对于风险假装其不是个问题。但你我他可以假装和无视,央行不能。“坏人”只能央行来做。只是,如何适度监管,既预判了风险,也不妨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活力,持批评之词的人士其实也不知道。

最近在彼岸,因为服务贸易相互开放市场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对于熟谙“四小龙”发展历史的人来说,有些不可思议。你本来就是凭借对外贸易而经济起飞的,对外贸易从前是现在也是你经济的第一引擎。对外竞争、市场开放,你就是干这个的,怎么又怕了?竞争是双赢的事情,自由贸易是普惠的事情,为何理论上讲得明明白白,一到现实世界就是千难万险呢?是否保护落后产业,总是每个经济体要面临的痛苦抉择。保守残缺,总是改革道路上的思维障碍。人人都知道,自由贸易是天堂。问题是,没有人真的愿意去天堂。

一季度还有几天就过去了,中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可能会不太好看,国际大行甚至给出了7.2%的低值。在这个情况下,改革还要不要继续?怎么继续?

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管线犬牙交错,稍有不慎就会改不下去。去年以来,改革一直在去产能化和去杠杆化。货币政策保持定力,面对“钱荒”不放水;对产能过剩行业保持持续高压政策,矫正业已扭曲的企业供给曲线。

这无疑是对的。但改革若只问对错,便寸步难行。去产能化和去杠杆化,可以预见的结果就是拉低投资,拉低经济增长,进而制造失业。当前,我们的经济处于下行空间,与去产能化和去杠杆化的改革不无关系。一般而言,经济增长降速,失业人数就会增长。而失业是任何政府所要提防的头号经济与社会问题。

我们的幸运之处,在于失业并没有大幅增加,这有赖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吸纳了大量从制造业过剩出来的劳动人口。服务业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以一个较低的增速,维持大量的就业人口。但如果去产能化和去杠杆化过于激进,从制造业里挤出太多的劳动力,以至于服务业无法有效吸纳,失业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不改,泡沫越吹越大,届时一地鸡毛;改得太急,经济失速,产业崩盘,失业一发不可收拾。改革的难处一目了然,如转巨石于万仞,殊为不易。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4/0325/18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