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缩水的三亚红包和缺乏刚性的笼子

缩水的三亚红包和缺乏刚性的笼子

今年5月,海南三亚市称将向62万人发放2.2亿元物价补贴。但据媒体日前报道,多名三亚市民反映领不到今年上半年的物价补贴。三亚市财政局回应称,根据海南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三亚市发放物价补贴范围做出了相应调整,发放人数从62万剧减为2万,2.2亿元红包减至700万元。

这当然是把公信力当儿戏,而这样的不合理,却因为制度笼子的不够完善,导致了官员做出有违公信力的举措时,可以从制度环境上找到“合理”的解释。因为在财政支出怎么花上,制度上的话语权不够,领导的话语权分量十足。

2.2亿元的红包说发就发,质疑也发,一切都振振有词,甚至可以找到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时过境迁,2.2亿元的红包说不发就不发,质疑也不发,还是振振有辞,同样可以根据上级机关的有关文件精神。发与不发,制度没有刚性,太多的不透明,使得长官意志可以从容游刃其中。

物价补贴的红包可以缩水,那么其他答应过的财政支出,是否有着让民众深信不疑的刚性呢?向民生倾斜的财政支出,承诺减少的“三公”消费支出,是否有一根量尺,让公众不仅听其言,也可以观其行。再者,财政收入方面是否也能避免出尔反尔,是否也可以给市场和社会一个明确的预期,那就是哪些税是要征的,哪些税是不征的。征与不征,靠的不是潜规则博弈,而应该是立法博弈。

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这是辩证法的道理。缩水的三亚红包,恰好撞上了即将拉开大幕的财税体制改革,这得以让我们对于为什么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有了更为直接和更为感性的认识。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被认为是三项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在现实环境中,我们的财政预算并不足够公开和透明,很多钱收得不明不白,很多钱花得不明不白,所以很多事情也就不明不白,很多监督也就不了了之。

而正是财政收支方面的模糊,成为寻租和腐败的温床,成为灰色现象和潜规则的庇护所。所以,财税体制的改革,应该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同时,财税体制改革的专业性,也使得改革较少受意识形态干扰,而具有一些改革中性的色彩。

根据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介绍,财税体制改革下一步围绕建立透明预算制度,要完善全口径预算,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并推进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之间的统筹;进一步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和内容,除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我们不能幻想改革一蹴而就,但我们可以期待改革徐徐而来。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4/0707/19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