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总理想告诉我们什么
总理想告诉我们什么
昨天,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对中国经济和改革做出一番详细解释和论述。
显然,总理是有备而来。
在总理的讲话中,那些我们熟悉的政治经济学词汇一一登场,勾勒出总理经济学的轮廓,简政放权成为“先手棋”,保持定力成为“克强经济学”的锚,定向减税、定向降准等构成定向调控的新思维。传说中的“克强指数”也部分得到了印证,区间调控的思路则依然不变,经济增速在7.5%左右,高一点,低一点,都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在总理看来,妥妥的。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也是此前总理在多个场合念兹在兹的理念。这一次,他提出了“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并称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靠的都是创新。在强调创新的同时,创业也被浓墨重彩,希冀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和“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希望形成“万众创新”和“人人创新”的新形态。
“先手棋”之后,是制度建设的“连环炮”。对于后者,总理首次提出“三个清单”的表述:权力清单,即政府能做什么;负面清单,即政府不能做什么;责任清单,即政府不能逃避什么。“三个清单”就是制度笼子,锁住乱摸的手,锁住桀骜的权力。
一言以蔽之,改革。政府保持定力,着手“三个清单”的制度建设,以创造一个适合创新和创业的市场环境,实现改革对于经济增长的撬动,而不是发烫的印钞机对于经济增长的撬动。
在前一天,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前夜对话外国企业家时再次表态,经济增长不靠“强刺激”,靠的是“强改革”。这样的表态,从4月到9月,从海南博鳌到天津达沃斯,一直是总理努力向市场传递的信息。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一而再表态的背后,是中国经济不断下滑的压力,是以微刺激和保持定力为主要特征的即期宏观调控政策频遭怀疑,是市场预期摇摆不定。但中国经济确实到了一个新常态,货币政策因为存量已经成为天量,所以增量必须小心翼翼,动辄依靠货币放水的刺激,不仅面临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挑战,也面临泡沫越吹越大的风险。在过去十数年,超发的货币被不断入市的土地和其他资源消化,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条件,因为房地产市场已露疲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无法再通过扩大货币供给来调控经济,只能通过扩大产品供给来调控经济。为了扩大产品供给,我们要政府不逾市场边界,要简政放权松绑行政管制,要给企业减负,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要搞混合所有制,目的只有一个,增加市场的总供给,通过源源不断的增量消化掉那些如貔貅般的过剩产能和过高杠杆,实现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这应是总理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4/0911/198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