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西街观察 我们能从希腊身上学到什么
我们能从希腊身上学到什么
但行快意,莫问前程。
希腊全民公投对国际债权人的改革方案说了NO。有怎样任性不羁的总理,就有怎样意气用事的人民。或者相反。
事实上,早在半年前齐普拉斯当选希腊总理的那一刻,这个结局就已注定。这不是一个理性政府,而是一个民粹政府。被“民意”裹挟的政府不敢担当责任、妥为周旋,在关键时刻做甩手掌柜;人民更是爱咋咋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扬起高昂的头颅,有种你杀了我。
虽然希腊政府将“说NO”解释为希腊人民对债权人苛刻的紧缩条款不满意,但债权人更倾向于将此视为希腊不想留在欧元区的明确信号。处在悬崖边缘的希腊,就像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雷曼兄弟,保尔森一念之差,便可能滑向万劫不复。
政治学家福山在新著中提出了良治社会的三要素:强政府、法治和民主。一个对外一味示强、对内一味讨好的政府,其实是充满了投机色彩,而非强政府。
须知道,愤怒只是一团无用的情绪,愤怒也并不解决你的实力问题。希腊人民是争得了一口气,但匹夫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现实的政治经济环境不会因公投而有任何改变,离开欧元区的日子不会比现在好,只会更差,相关的论述已是汗牛充栋。同样是人在矮檐下,同样是被迫接受苛刻的紧缩条款,1997年金融危机时的韩国忍辱负重走出困境;2010年欧债危机时同为“欧猪五国”的爱尔兰卧薪尝胆走出困境。正确的做法,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而不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着碰瓷。
危机当前,如果将经济问题诉诸于民粹主义,不仅解决不了经济问题,还会将问题搞得更糟。而最坏的选择,就是将经济危机泛政治化,将国际债权人视为做空希腊的阴谋家,将拒绝紧缩上升到保卫希腊的高度,逼宫左翼政府充当救世主,以保护希腊人民虚高的福利水平。
然而市场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演技,市场相信实力和信誉。没完没了的紧缩和纾困固然难走,但仍是一条可预知的路。一了百了的退出欧元区,不用紧缩也不用还钱了,但恐怕就该砸锅卖铁了。在债务危机面前,希腊只能选择紧缩和去杠杆,这自然意味着福利水平的降低。当初,杠杆加得多痛快,现在,杠杆就去得多痛苦。去杠杆的日子当然不好过,由奢入俭难,但是不勒紧裤带过日子,谁肯变成活雷锋帮助你?
纵观整个希腊债务危机,教训之一在于眼大肚子小,希腊的经济实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其长期以来奢侈的福利开支,未富先“福”的后果就是导致对外的竞争力逐渐下降,落后产业不得更新,经济结构日趋老化。教训之二在于将解决危机的希望寄托于民粹主义,不是求诸于己、苦练内功,而是能拖则拖,不能拖则赖,反而将自己逼入更难堪的境地。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5/0707/218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