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商报观察杨溪今日评 “红顶中介”应摒弃的权力观
“红顶中介”应摒弃的权力观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对外发布。方案提出,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厘清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边界。今年下半年将选择100个左右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开始第一批试点。
晚清期间,全国最大的钱庄老板胡雪岩,官至二品,成为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如今,舆论给予了那些具有政府背景的行业协会商会一个形象的称谓——“红顶中介”。这个称谓的潜台词是,别拿中介不当干部。
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政府的鞭子,收着企业的票子,“红顶中介”早为世人所诟病。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曾下发过《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通知》,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不得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但是多年来,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仍然若即若离,剪不断理还乱。政府部门习惯把行业协会商会当做下级机关,后者也习惯把自己看做是政府的一部分。
其实,行业协会商会之所以产生,本是为了分散和制衡权力。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行业中分散的个体只有凝聚成一个社会组织,才能增加市场的话语权,更好地厘清权力与市场的关系。
然而如此简单的出发点,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跑偏”了。
我国行业协会商会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不足1000个发展到2014年底的近7万个,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在各类社会团体中数量最多、增速最快。然而一些行业协会商会或者挂靠政府,或者挂靠政府的主管部门,逐渐具备了强大的政府背景。虽不是政府却开始行使政府职能,甚至享受政府特权。于是借用行政资源、凭借垄断地位乱摊派、乱收费等不合规的行为屡禁不止。
随着方案的公布,行业协会商会将与其主办、主管、联系、挂靠的各级行政机关脱钩,还原行业协会商会的原本身份,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靠山没了,帽子掉了,昔日风光无限的“红顶中介”如何回归正途?方案提出了“社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行政权力强行“脱钩”是不够的。
摘下行业协会商会的红顶,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只有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配套一系列支持和监管政策,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自身的制度建设,才能根治行业协会商会“二政府”倾向的痼疾。只有通过立法赋予行业协会商会在职能、机构、工作人员、财务等方面独立自治的制度性权力,从制度根基上切断与行政机关的关联,切断对行政权力的依赖,才能让行业协会商会具备社会化、市场化的空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依靠任何外在的权力,都会使行业协会难以摆脱行政化的阴影,只有依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只有让自己植根于市场,才是行业协会商会的初心。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5/0710/21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