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近十年内需对GDP增长年均贡献超100%

近十年内需对GDP增长年均贡献超100%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实习记者 于新怡)4月10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内需挑大梁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一文,梳理盘点近十年来内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相关负责人在文中介绍,2008-2017年,我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105.7%,超过100%。同日,国家发改委官网也发文指出,今年以来,内需中的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压舱石”的重要作用。今年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1万亿元,增长9.7%,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据了解,所谓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指出,过去十年,我国内需贡献率超过100%,表明外需的贡献是负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如今内需贡献超100%、外需贡献为负,说明消费表现亮眼,也侧面表明经济发展略有失衡。”

事实上,外贸曾在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近年来世界经济下行,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大幅下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分析,我国在加入WTO后,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增长靠国外市场的拉动较大,出口大于进口,同时,我国还储备了大量外汇,最高时达到4万亿元之多。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影响较大,我国市场出现收缩。为保证经济增长,我国逐渐扩大内需,在提高生产能力、满足出口的同时,提高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地铁、高铁,完善高速公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可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并直接拉动建材、钢材、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经济发展,还可推动投资、促进人们消费。”

实际上,在不断释放更强力“引擎”作用的同时,我国内需结构也在悄然变化。去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就曾表示,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通过改革创新,持续调整结构,经济增长从过去的过多依赖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消费拉动、服务业带动和内需支撑。北京商报记者经过梳理也发现,2008-2017近十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25.9%,去年仅增长7.2%。而民间投资增速同样下降明显,2012年,我国民间投资较上年增长24.8%,去年仅增长6%。对此,陈及表示,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出现了投资过度的情况,导致水泥、钢铁、电力等产能过剩,受此影响,一些企业出现亏损。2016年,我国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并以居民消费带动工厂投资产能。“以前,企业争相扩张,不管是否需要就投资,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现象严重;现在这种盲目投资正在减少,什么需要投什么。而民间投资由于自身利息较高,因此对市场风险意识更强,投资也更加理性。”

而具体到消费,由于国民收入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升,这项数据背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调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介绍,近年来,我国正呈现出商品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中有降、服务性消费持续增长,生活必需品消费下降、耐用消费品消费增加的特点。去年8月,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下 北京商业提质增效再升级》报告同样显示,去年上半年,北京的消费市场加速转型,消费增长继续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双轮驱动转变,商品消费向高端化迈进,服务消费向新兴领域扩张,服务性消费对市场消费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5%,强化了主要消费拉动力的地位。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去年全国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降至29.3%,食物支出之外的穿住用行等物质型消费比例上升。与此同时,我国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势头迅猛。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互联网+”与更多传统消费领域加速渗透融合,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等新兴消费业态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前2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073亿元,增长35.6%,同比加快10.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4.9%,比去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8/0410/2362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