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雄安新区:“千年大计”蓝图绘就
雄安新区:“千年大计”蓝图绘就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终于确定了发展的“轮廓”。4月20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次日,备受期待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文正式发布。批复为雄安新区提出了要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实行组团式发展等十余条要求。而《纲要》进一步确定了雄安的空间布局、产业规划等全方位的发展路线。
根据批复,雄安新区要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控制用地规模,启动区面积20至3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批复明确,雄安新区实行组团式发展,选择容城、安新两县交界区域作为起步区先行开发并划出一定范围规划建设启动区,条件成熟后再稳步有序推进中期发展区建设,划定远期控制区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要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宜居宜业,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城乡空间布局。起步区随形就势,形成“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布局。
而《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雄安的城市布局。《纲要》提出,所谓“一主”即起步区,选择容城、安新两县交界区域作为起步区,是新区的主城区,按组团式布局,先行启动建设。“五辅”即雄县、容城、安新县城及寨里、昝岗五个外围组团,全面提质扩容雄县、容城两个县城,优化调整安新县城,建设寨里、昝岗两个组团,与起步区之间建设生态隔离带。“多节点”即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实行分类特色发展,划定特色小城镇开发边界,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
对于新区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批复提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重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积极稳妥有序承接符合雄安新区定位和发展需要的高校、医疗机构、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严格产业准入标准,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中低端第三产业。批复还强调,雄安新区要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教育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而《纲要》更将“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作为单独一章提出,明确提出,雄安要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对于明确发展的重点产业,《纲要》列举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五大方向。
责任编辑:蒋梦惟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8/0422/237890.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