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知识产权使用费高逆差背后
知识产权使用费高逆差背后


对外贸易高顺差的背后,暗藏着知识产权使用费的高逆差。4月24日,国新办就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去年中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达到286亿美元,逆差超过200亿美元,未来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在业内看来,知识产权使用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企业乃至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中国企业急需破解专利多而不优、运用价值体现不足的问题。
200亿美元逆差
“中国始终按照国际贸易规则,积极支付有关知识产权的使用费,去年中国对外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已经达到了286亿美元,逆差超过200亿美元,其中支付美国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同比增长14%”。申长雨表示,中国始终是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坚定维护者、重要参与者和积极建设者,近些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进步也是巨大的。
申长雨介绍,中国正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且始终坚持对国内外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例如去年中国进一步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权威人士和有关媒体纷纷表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得分居于中等收入国家前列,也常常被选为非中国公司间专利诉讼的中间国,因为诉讼当事人觉得在中国能受到公正对待。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产权纠纷也是近期发酵的中美贸易摩擦核心争议之一。去年8月,美国决定发起对华“301调查”的主因之一,就是认为中国大规模窃取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并强迫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建立不公平的合资关系。对此,申长雨表示,美国所谓的“301调查”的结果是没有看到或者忽视了中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客观事实。
数据显示,近些年中国在各领域创新进入爆发期,2016年国内居民发明专利申请数占全球 38%,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1.9倍;国际科技期刊论文数占全球比重为 21%,居世界第一。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IBM(中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法律经理郑闽迦直言,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带动了专利法、商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逐渐掌握了运用知识产权的经验,出现了很多拓展国际市场的成功案例,如华为等”。
不过与此同时,中国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国际收支逆差自2009年后就一直在100亿美元以上,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另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贸易出口额只有美国的0.75%,这一情况与中国国际贸易顺差连续多年达数千亿美元格格不入。
大额通信产业产权使用费
北京汉卓律师事务所律师朱立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中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主要是在专利、商标、版权这三个领域,而在核心技术方面的专利费是主要支付费用。其中,专利费用的支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按照使用期限支付的固定费用,不限制使用数量。另外一种是按照销售额或者数量支付费用,例如根据销售额多少的百分比,或者每一件产品收取固定专利费用的形式,而国外更倾向于按后者收取。
“同样的,其他国家对中国专利费用的支付主要是专利、商标、版权等三大领域,但中国在核心专利的掌握上落后于国外,且中国商标的知名度低,使得中国在知识产权贸易中不占优势。”朱立新表示。
有专家指出,在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口方面,通信产业一直占据着较大比重,尤其是手机核心芯片及关键技术的大量专利仍然需从国外企业购买。数据显示,仅美国高通公司一家,一年从中国企业收取的专利使用费将近700亿元。2015年初受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处罚前,国内手机企业每出货一部售价2000元的手机,除支付芯片费用外,要再支付250元左右的专利使用费给高通公司。即使在受罚修改收费标准后,国内企业同样价格情况下仍要向高通公司支付200元左右的专利使用费,仍然不是一个小数目。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增势迅猛。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为47.86亿美元,同比增长311.5%,增速居国内服务贸易之首。分类别看,复制或分销计算机软件许可费出口额居各类别之首,出口额为34.05亿美元,同比增长652%,占比71.1%。
业界普遍认为,拥有高价值专利、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的数量,是企业当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指标,也是向国外企业收取专利使用费的基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曹新明直言,只有专利先强起来,才能做到企业强、产业强、市场竞争能力强,从这个意义上看,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增长指标反映了国内企业逐步成长的现实情况。
扭转逆差仍赖核心技术
尽管在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中国不少领域核心技术仍存在短板,这也是导致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此前,工信部副部长罗文曾公开表示,中国的知识产权质量还不够高,核心专利、知名品牌比较少,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不够紧密,专利转化效率不高,侵权事件易发多发,维权成本高的现象仍然存在。此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中国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中仍有较大差距。申长雨也曾表示,中国跟专利强国相比,基础型、原创型、高价值的核心专利相对比较少,需要进一步提升专利的质量。
同时,中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巨大逆差也暴露出中国知识产权贸易方面的弱势。数据显示,美国、日本、德国为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贸易逆差的主要产生国家,占全部逆差额的近60%。业内人士指出,外国跨国公司利用其在中国设有大量子公司的优势,依靠母公司在中国取得的大量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通过母子公司间的交易,高价许可给子公司,加剧了中国知识产权贸易逆差。
曹新明表示,知识产权使用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企业乃至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实际情况看,中国企业依然需要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破解专利多而不优、运用价值体现不足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中国要填补知识产权贸易方面的短板,需积极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同时,要提高知识产权的运用,利用中国货物出口的优势,带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中国由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此外,中国应积极进行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在主要出口国,根据市场需要积极取得高质量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
罗文也强调,要通过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推动知识产权运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合力。
北京商报记者 张畅 实习记者 孙颖妮
责任编辑:张畅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8/0424/23839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