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朝阳奥体南区7万平米地下商业空间被闲置
朝阳奥体南区7万平米地下商业空间被闲置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实习记者 杨忆霖)日前,北京市政协委员就地下空间利用问题来到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南区地下空间视察。在视察中,市政协委员发现,奥体南区地下超过7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1455个停车位等地下空间长时间被闲置。对此,多位委员建议,商业性质的地下空间管理应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有详细的商业方案设计,明确地下空间规划指标。
据介绍,奥体南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下空间分三层,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地下一层以商业配套及人行快速通道为主,总面积9.5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7.5万平方米,人行通道面积2万平方米。这条人行通道连接了奥体南区内不同地块,并与东西两侧地铁8号线北土城站和10号线安贞门站出入口连接,交通相当便利。而地下二层以停车库和地下交通联系通道为主,总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总面积3万平方米,停车位603个。地下三层以人防工程和地下综合管廊为主,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其中人防工程平时作为车库使用,停车位有852个。
奥体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奥体南区商业空间迟迟未实现出让开放,是因为北京鲜有地下空间单独出让的案例。而北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奥体南区土地一级开发立项工作内容,北投集团已于2015年基本完成工程实体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出让前准备工作。“与传统的地上地下建筑一体开发不同,奥体南区地下空间是个整体,地上建筑虽然都有地下车库出入口与地下交通环隧相连,但却是不同的建筑,这也是导致奥体南区地下空间迟迟未实现出让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奥体南区地下空间单独出让遇到的难题,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表示,地下空间的开发性质在于它是否一次性建成,而不可能像地上空间开发一样可以条块分割,这就要在体制机制上,比如建设标准、规划密度、商业模式等方面提前进行研究。而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此大规模的地下商业配套空间被闲置,主要是商业化运作方式不得当的原因,商业性的开发需要统一性,也需要多样性。“奥体南区地下空间出让案例应充分考虑市场选择,在划定安全性、客流量、业务经营底线的基础上,多元化设计,灵活开发。”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嘉宏建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先要有明确的商业方案设计,明确地下空间规划指标,比如地下空间容积率等指标,应该设定清晰的相关配套政策,让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据可循,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市政协委员、北京西站地区管委会主任孟钧则认为,应该区分地下空间使用性质,公共服务性质的地下空间管理应该由政府购买服务,而商业性质的地下空间管理应该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
洪涛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北京地下空间资源丰富,但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使得北京地下空间被闲置具有了普遍性。地下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是一种资源浪费,地下空间被开发的前期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商业性的需要。“我们可以结合地下空间夏凉冬暖的特性,通过相应的通风措施,结合现有的时尚性消费做一些创意性的设计。例如,在地下空间设计前期借鉴情景再现的方法,设计一些地下龙宫、地下主题乐园等,让消费者在地下空间也能时尚消费。” 洪涛进一步表示,政府也应在政策上鼓励应用地下空间,政府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治理、规划、设计、使用地下空间,在满足精准化需求的同时,保证舒适、安全、健康的客流量流动。
责任编辑:蒋梦惟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8/0521/242436.shtml
